第73章 073 我不是你娘(1/2)
月色之下,白骨森森。
他来此处,只是想找一找那样的人。
将死之人。
疫病横行之下,无数人失去了生命。
阳世的人有居所,死去的人有坟冢。
但大多数,都被扔进了乱葬岗。
在这荒凉阴森的地方,总是能够碰到那些,徘徊在生与死边缘的人。
每到一个地方,少年便会寻找这样的去处,寻找那样的人。
他腰间别着一壶酒,小心看着脚下,以免踩到一些无主的残块。
这一次大约是运气不太好,他并没有见到有任何活人的迹象。
他取下腰间别的酒囊,用烈酒将双手认真地濯洗了一遍,然后捧起黄土,细心掩埋了一具裸露在外的尸身。
自古讲究入土为安。
少年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垂眉敛目,眼中流转着一抹悲悯。
半个月前,他在永州行医。
要收起摊子时,有一老妇匆匆跑来,怀中抱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女童求他医治。
那时疫病还未盛行,那孩子得的,只是寻常的风寒。
后来,他离开永州时,却在路边的流民之间,看见了那老妇。
她怀中裹抱着的襁褓空空,被人挤压推搡,露出里面一具幼小的尸骨。
他才知道,他并没有救活那个女孩子。
她在那个夜里就去了。
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
枉他自负神医,出世游历,却连一个稚幼的性命都挽救不回。
少年那双清澈的桃花眼,被黄沙所迷,堪堪坠下泪来。
心里有道声音说,救了又怎样,
这样的乱世,
她就算活过了今日,明天也会死去。
你的药没有出错,你为她驱散了病痛。
可是后来呢,她一样死了。
侵吞她的从来不是疾病,是这个世道。
少年的心,凉得透了。
他跪在那里,跪在漫天的黄沙之中,呆呆地看着那个面容枯槁、双眸空洞的妇人。
时至今日,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
行医济世,与天斗争,从鬼神的手里,抢夺人的性命。
可是,又有何用?
他根本没有办法救下这世上的所有人。
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凉,无法纾解。
他喝得烂醉,辗转于野外,偶尔在破庙之中栖身,醒来时,衣服财物被洗劫一通。
唯有抱在怀里的,那把母亲留给他的伞,逃过一劫。
看着还算完整的外袍,少年心有余悸。
若非身上带着自保的毒粉,触之便痒麻难耐,恐怕这身皮肉都保全不得,成了别人的腹中之餐。
他躺在那里,眼珠子木然地转了转,环顾四周。
高大的神像破败不已,蛛网结满,就连那地上的观音土,都被人捧着吃了干净。
这观音土若是食用过多,腹胀如鼓无法排便,会活活憋死。
听闻燕京爆发了疫病,他孤身一人,进入了那座死气沉沉,又繁华无比的城。
他给自己立下三不医的规矩。
一心求死者不医。
大奸大恶者不医。
倚权重财者不医。
是在无言地抗议吗,以一介区区郎中之身。
可他能做的,好像也仅限于此了。
少年如同游魂般,行走在这饿殍遍野的世间。
他举着酒囊,一口又一口吞下那些烈酒,苍白的面容上逐渐浮现一丝红晕,若雪地红梅。
他忽地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那破碎的尸身之上,与那暴突的眼珠打了个照面。
他冷汗直冒,眼疾手快地扶住那竖立的石块,借此勉强起身,掌心里沾满了泥。
少年决定不再向前。
他折身往回走,一步一步,直到看见了放在不远处的行装。
就在这时,他听见了一声哭泣。
软绵绵的,像是刚刚出生的幼猫,好似下一刻就要断绝了声息。在这荒郊野外显得格外诡异。
有雪落下。
雪花大朵大朵,飘落下来,化成液体流进他的衣领,少年难免打了个哆嗦。
他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弯腰从行装中取了那把伞撑开,一只手握着伞柄,另一只手则缩进袖子里。
然后循着那丝微弱的声音走去。
少年脚步停下。他看到那些石块中拥挤的植物,是最熟悉的长春花。
只多半都冻死了,还有几朵羸弱地开着,淡紫色的小花上带着露泽,有些被压塌了。
一团脏兮兮的衣衫褴褛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缩在那些长春花之间。
小小的,像是只猫。
那团东西动了动,乱糟糟的毛发挡住了脸,就在他俯身查看的时候,一双眼微弱地张开。
少年这才发现,这是一个孩子。
孩子有一双格外吸引人的眼睛。
实在亮得过分,好像揉进了粲然的星光。
但很明显到了极限,强撑着睁开了一线,就又阖上了眼皮。
少年的手指拨开乱发,还有那些几乎把小家伙埋起来的雪和枯叶,他伸出袖子,在脏污的脸蛋上擦了擦。
孩子脸蛋通红,喘气很用力体温也偏高,明显是发着高热。
少年将伞放下,正好挡住了北面吹来的寒风。
他从袖口摸到了一个瓷瓶,倒出一颗药丸。但是孩子的嘴唇太小了,冻成了青紫色,僵硬得打不开,他只好将那药丸掐成了两半,小心地喂进孩子紧阖的嘴唇。
“咳咳咳……”
似乎是缓过了那口气,孩子的眼睛,再一次缓缓地睁开了。
那道衣袂如雪的身影,就这么映在了孩子清澈的瞳仁之中。
小小的嘴唇开合,微弱地喊了一声,
“娘……”
少年一怔。
他有些窘迫,却用冷漠的神色掩饰着,低低地说,“我不是你娘,”
“也不是你爹。”
他一脸正色。
小孩儿分明不懂,眼里却飞快滚出泪来,登时糊得整张脸脏兮兮的,张着嘴,看样子是准备大哭一场。
这刚刚缓过气来就嚎啕大哭,很是容易窒息,少年连忙摸了摸怀里,竟是摸到小半块点心,他掰碎了喂进小孩嘴里。
许是那甜丝丝的滋味安抚了小孩的情绪,总算是止住了哭声。
少年松了口气,他又伸着袖口,把小孩脸上的泪水擦去。
“我问你,你快要死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
死。这个字一下子震住了小孩,没应声,将自己蜷缩成了一团,抽噎着,
“我……我看见了娘亲,还有爹爹……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们,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但是我觉得好温暖,好温暖,为什么,他们还不来接我……”
“你也失去了父母双亲么?”
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也许是今夜的月色太寂寞。
他不知不觉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感慨。
但孩子显然听不懂,睁着亮晶晶的眼眸看他。
“你还记得你的名字么?”
那大大的眼睛眨了眨,少年便了然,许是生了一场热病,让他忘记了自己的本名。
他垂下眸,长长的睫毛遮住那双流光溢彩的桃花眼。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以后,你就叫蓁蓁吧。”
“蓁蓁。”
少年冲她伸出手来,骨节分明细白如玉,“你可愿,同我归家?”
……
不知是第几次,梦见那一年了。
梦里她还是小小的孩子,身染重病,却遇到了一生之中的贵人。
她将脏兮兮的手,放在那只细白的掌心,被他紧紧地握住。
那个少年似乎冲着她笑了,明明在笑,眉眼却愈发冷淡,仿佛随时都会消散一般。
他长长的睫毛根根分明,上面却落了细碎的雪,随着一眨眼,就会簌簌往下落。
他说,
“我厌恶被人触碰,你要记住了。”
但是他却那样紧地握着她的手,下一刻,一件雪白的还沾染着体温的外袍裹在了她的身上。
他握住她的手,然后把她轻松地抱了起来,她蜷缩在他的怀里。
少年体温偏高,烤得她冻僵的手脚都暖融融的,一点一点地恢复了血色。
她不禁将身子靠得离他更近一些。
好香,这个人好香啊,就好像……好像娘一样。
她之前待的地方,有一个她会喊作娘的女人。她知道,那并不是她的娘,那只是一个给她饭吃,教她一些奇怪的东西,不听话,还会打她的女人。
后来,她把自己赶出去了。
娘这个称呼,应该属于……
应该属于这么香,还有这样温暖的胸膛的人……
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不住,她低低喊了一声。
“娘。”
他忽然站定。一道清寒的声音,倏地在头顶响起。
“我不是你娘。”
她咽了咽口水,从衣袍里探出脑袋,怯怯地看他,漫卷而过的风霜,撩起他鬓边碎发。
少年那双桃花眼中深邃润泽,好似漂浮着碎冰,又似春江涌动,孤月寒照。
“你可以唤我,兄长。”
那一年,她六岁。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就到了冬日。
宫城内外银装素裹,一片雪白。
太行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在郊外举行。
祭祀之日,皇帝摆着大驾,带着百官、外臣、诸部大人,以及后妃们,来到郊所。
祭祖持续三天三夜。
众人歇息在斋宫之中,斋宫建有正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巡守步廊,以一重宫墙,一道御沟围护。
建筑坐西朝东,顶部用绿色琉璃瓦覆盖,皇帝会在寝殿中独宿三昼夜,不可与妃嫔同宿。
殿前露台上,左边是斋戒铜人亭,右边为时辰牌亭,还有一处极有名的园子,唤作集芳园。
亭阁假山,游廊池沼,古柏参天,最近正是红梅盛开的季节,皇后起了游兴,便带着婢女带园中赏梅。
听闻前边还有牡丹可赏玩。
“这样寒冷的冬日,竟然也有牡丹花开?”蓁蓁不免惊讶。
玄香道,“想来是暖房里烘开的,摆放出来供人观赏。”
那牡丹开得极好,富丽堂皇,她看得心满意足,只是时辰晚了,便想着早些回去歇着。
却与两个女子狭路相逢,一杏黄宫裙,一翠绿衣衫,蓁蓁认出,是近来宫中添的新人。
对面之人,明显也认出了皇后。
杏黄宫裙的长得美些,只站在那里也不走近,无声地打量着对面披着狐裘,面容白皙的少女。
想来,她就是那皇后魏氏。
到底不如做贵妃时的专宠,皇帝这段时日,每月初一十五,才到那碧梧宫去。
是以私下都有传言,道她这个皇后做不久,就要倒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