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四分五裂(3/4)
“一,一,一二一。”
“一二三四!”
“士为将军何可羞!
六月重茵披豹裘,
不识寒暑断人头。
雄儿兰田为报仇,
中夜斩首谢并州。”
杨伯先和姜瑄二人在前领着头,一人喊着口号,一人唱着晋时民谣并州歌,身后排成五人一排的士兵长队跟着喊唱,一应一合,士气高昂。
这些显然出自崇祯的手笔,对于练兵他虽所学尚浅,但结合后世见闻和手中的兵书慢慢推导,他有信心能总结出适合当下的练兵纪要。
为何不练战阵,独练体能,对此崇祯有自己的理解。
万人战阵,辗转腾挪间都需要兵士苦练数年,当下留给他的时间完全不够,那么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战力,当属锻炼士兵的体能和意志。
要想以弱胜强,必须出其不意,而这个不意,崇祯打算放在士兵的行军速度上。
姜襄对此事不太感兴趣,第一天到场观看后便再没来过,万岁爷愿意自掏腰包胡闹,他自无话可说,但军务繁忙恕不奉陪,在他心中,崇祯就不可能是知兵的人。
姜瑄却每天最早到场,在旁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在陛下别出心裁的安排后,让大家逐渐习惯喊着口号唱着民歌并肩跑圈,那股齐心协力散发出来的气势,让自小从军的他跃跃欲试,今日特地换了身短打,投身加入其中。
杨伯先从小进山打猎,跑山是家常便饭,体力自不用说,连续跑了半个时辰仍不显疲态。
崇祯站在一旁注视,见后面有人逐渐掉队,命亲兵骑马去前面通知杨伯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