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2/4)
可是人家王鉷可不一样啊,那可是身兼二十余职的天子面前红人,御史大夫、户部侍郎、京兆尹,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的职位,现在,一下子给释放出来了,就如同把一头烤全羊抬到了金殿之上,满朝文武都留着哈喇子盯着呢……
除此之外,这些“头部”的官职下面,还有数之不尽的中等官职、低等官职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王鉷身为京兆尹,在京兆府之中是不是得有俩亲信啥的,六曹参军之中有几个是他一手提拔的贴心之人,现在王鉷“坏事了”,这些位置,是不是也都让出来了?中等官员竞争京兆尹的职位自然没戏,但是竞争个京兆府六曹参军,是不是应当应份的?
中等官员如此,低等官员也是一样啊……
长安县,万年县,里面的县令、主薄、县丞,又有多少是京兆府六曹参军的“贴心人”……
这还仅仅是王鉷身上二十余兼职之一的京兆尹,仅仅让出来这么一个职位,就有可能引发数十官职的变动……
再加上其他职位,又当如何?
都说gāo • guān落马乃是地震,为啥是这样的形容?王鉷本身如何,那是震中,死伤惨重是必然,那是直接的影响,那么,余震是什么?不就是这种间接影响嘛,一圈又一圈地扩散出去,直至极远,余音袅袅……
说实话,就算以长乐驿驿长这种朝堂的“编外”人员来看,王鉷落马之后的影响,说不定要换掉大唐一成左右的各级官员,说不定,这个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的家眷子侄,那些抱着官员大腿的富商,还敢离开长安?
今天离开,三个月以后回来,卧槽,家呢!?
这一点都不夸张!
甚至能够达成这种“成就”的情况,眼看着就有一好一坏两种可能。
坏。
自家在朝堂上的官员,就是王鉷一系,王鉷落马,自家跟着吃瓜落,要是面前罢官还算是命大,就怕被卷进“盗卖武备”和“长安武库大火”这样的案子里面……家呢?抄了!
好。
自家不是王鉷一系的官员,因为王鉷一系官员大量落马,自家因别人的“祸”得自己的“福”,高升了,再看着自家的院子,小,显不出咱家现如今的身份地位来,怎么办?搬!等你回来,家里人还得跟你解释呢,不是搬家不告诉你,这不你不在长安城嘛,没地方找你去……
所以,不管自家是不是跟王鉷一系有关系,要想离开长安城,怎么也得等尘埃落定了,至少也得看到事情最后的一个大概轮廓,确定了王鉷倒台对自家到底有多少影响之后再说……
自然,今天长乐驿的清净,也就是在清理之中了。
不过呢,清净归清净,也不是一个客人都没有。
两拨,五个人。
都要出京。
一拨客人,乃是一对主仆,主人三十多四十的年纪,看着像个读书人,满脸蜡黄,一看身体就不好,在贴身仆人的照料下,偶尔还会咳嗽一二,午后就到了长乐驿,要了点吃喝,就在大堂休息,看这意思,就是缓口气,然后就要离开向东了……
另外一拨,三个人,都是精壮汉子,为首之人三十上下年纪,一双眼睛之中精芒四射,沉默寡言之中带着一丝丝的威严,看起来还挺像回事的,起码把他身边的两个人镇得死死的。
他们比那对主仆来得还晚一点,进入长乐驿大堂之后,也是要了点吃喝就开始休息,仿佛马上就要赶路一样。
长乐驿的驿长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三人进入长乐驿之后,本来想坐在大堂正中的,结果正好赶上那位读书人一连串的咳嗽,顿时低声骂了一句晦气,改到大门左近去就坐了。
三人之中,还有一人骂骂咧咧地要过去给那读书人点教训,被为首之人拦下了,长乐驿驿长离得远,不过也隐约之中听到了两句低声呵斥,“出门在外,莫要惹事”、“一看就是病痨鬼,被沾染了病气,麻烦”……
这一幕,看在长乐驿驿长的眼里,不由得暗笑,就你们几个还想挑肥拣瘦的,这也就是我长乐驿今天赶上特殊时期了,要不是汜水侯大闹大朝会,就你们还想“离远点”?我给你们安排一个桌子上你信不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