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还不归位更待何时(3/4)
左右都是丢脸,还不如走了呢!
他能不能完成御史台交办的任务,谢直没兴趣,他可不愿意耽误了这场三堂会审……
他还想早点弄死安禄山呢!
所以,即便谢直死不待见杜九郎,却也不得不开口为他解围了。
不过呢,这个话怎么说,还真的想想。
谢直看了看二堂之中的辛评事,得照顾着点人家的情绪啊。
人家有意结交、又给他带来了安禄山的消息,这些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就看看辛二辛评事今天的表现吧,一个翻译而已,都让他夸成啥了?什么事半功倍,什么调和,这话谢直自己听着都脸红。
现在人家当当当一顿喷,给杜九郎喷得差点脑淤血了,正在享受着胜利的快乐,他谢直要是直接给杜九郎台阶,让他直接落座,这就有点不合适了。
随后,谢直又看了看袁仁敬,也得照顾着点这位的情绪啊。
刚才辛评事说了半天,任凭他说的如何天花乱坠,真正让谢直能够参与到三堂会审安禄山的,却是这位大理寺少卿。
说实话,谢直对袁仁敬的这份人情,可是欠得有点大了。
论关系,谢直其实就跟人家见过一面而已。
那还是他初至洛阳城,还没有参加科举,正在为自己如何顺利通过科举而努力奔走的时候,严挺之带着他去拜访张九郎,第一次去拜访,也是唯一一次拜访大唐左相。
也正是那一次,谢直见到了袁仁敬,他当时正和张九郎、梁升卿、王维等人在讨论朝政。
谢直在那一次的会面之中,提出了盐法改革的构想,给袁仁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仅此而已。
要是抡起和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严挺之、王维自然不用多说了,那是因为王昌龄这个蒙师的关系,铁瓷,至于其他的几位,真正跟谢直交集比较多的,还是梁升卿,人家还帮忙给倒卖瘦金体字帖欠条当托儿呢……
但是跟袁仁敬的关系,真的很疏远了……
论事。
人家袁仁敬真帮忙。
三天前,谢直从杜家出来之后,就一直想着怎么才能参与到这场三堂会审之中。
御史台那边应该是没办法了,即便李尚隐有心帮忙,也不能直接破坏了御史台的规矩,事涉御史行事的dú • lì型,这是御史台运行的根本,即便李尚隐身为御史台的老大,也不能恣意妄为。
谢直知道御史台这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只能想其他的办法,想来想去,只能从根源上想办法。
前文说过,三堂会审,三法司各有分工,刑部准备,大理寺审理,御史台监督……
说到底,主持三堂会审的,还是大理寺。
怎么通过大理寺参与到三堂会审里面!?
谢直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
怎么办?
他就直接找上了袁仁敬。
其实,按照谢直一开始的构想,袁仁敬能够帮忙最好,他要是不能帮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三堂会审很是严肃,容不得闲杂人等侧立大理寺二堂。
不过呢,即便不能让谢直入内,他也想让袁仁敬帮个忙,起码要维持住对袁仁敬的影响。
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参与吧。
不管间接还是直接参与,只要能弄死安禄山就好!
结果,谢直都没有想到,袁仁敬竟然给政事堂来了这么一封公文,张九龄还批了。
关系一般,人家还真办事,这个人情,可就不小了!
但是,谢直现在只想弄死安禄山,别的,容后再说!
现在,谢直也看出来了,袁仁敬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给杜九郎一个教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