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我不愿意(2/3)
第二天一早,谢直早早来到了吏部,吏部大院儿中人声鼎沸,一个个穿着青色的官袍,全是待选的官员。
大唐的选官过程挺有意思,有个专用的名目——三注三唱!
具体的过程呢,大体是这样:
在吏部本司完成注官唱名,然后就是审批的过程了,经历尚书省吏部、尚书省右丞、门下省,最后上报给天子。
具体而言,就跟后世面试一个套路,你想去某公司上班,发个简历吧,人家了解了你的具体情况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和你面谈,谈不好,大家再见,谈好了,人家就开始走内部的审批手续,什么部门经理啊,什么副总啊,什么总经理啊,最后到有人拍板,行,就他了!你这才算是可以上班。
当然,后世公司面试能够拍板的人,根据职位不同而责权不同,不管是总经理还是董事长,总归有人说那句话去。
但是在大唐,这种官员的任免,最后拍板的,只能是天子。
在整个套路里面,你个求职的萌新,能够参与进去的,只有面试的过程。
而在大唐,也同样如此,你个待选的官员,能够参与其中的,只有吏部选官整个过程。
具体怎么参与呢?
跟后世一样——注意,马上就要牛-逼了——双向选择!
在选官之前,吏部本司就会统计两方面的数据,第一,当年的官缺,第二,当年待选的官员名录。
(这个需要自己报名哈,你说你在老家还没放够假,还想多歇一年,您随意,反正你不到吏部本司报名选官,人家也不会主动想起你来……)
然后吏部本司就会根据官员的具体情况——年龄、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出身来历、以前当官时候的考评,等等——给你安排相应的官职。
这叫“一注”!
注官的“注”!
一注的结果呢,就是一张大型表格,然后上报给吏部高层主管官员——六品、七品官员的选录,归吏部尚书负责,八品、九品官员的选录,归礼部侍郎负责。
尚书也好,侍郎也罢,看了看,行,没问题,唱名去吧。
然后,就是双向选择了,嗯,就是你牛-逼的时候了。
唱名!
吏部官员把你的名字和拟定的官职一起说出来,然后就会问你,XX县的县尉行不行?
你要是满意呢,点头,选官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