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针锋相对(3/4)
娄室看了看道君皇帝,又转过头来看着蔡京笑道:“南来之前,我皇上曾向我明言,待得燕京交割给大宋之后,便要将平州升格为我大金国的南都,因此营平滦三州,将永为我大金国世守边疆,奉劝蔡太师再也休提。”
娄室言语间虽面带笑容,口气却是不容置疑地强悍,在场的宋廷君臣都是心中一凛。
赵佶面带笑容地道:“关于营平滦三州,朕看还是采用咱们先前的老办法吧,将之暂且搁置起来,等以后有了机会,在慢慢商量。”
“如此最好!”
“吾皇圣明!”
“臣等愚昧,不如陛下见地之深。”
在场的大宋臣工群相符合,一时间马屁如潮。
太尉杨戬待得喧哗之声静止下来,便开口说道:“既经陛下圣裁,那么我朝与大金目前所当议者,便只有除开三州之外的山前五州,以及拿住耶律延禧之后的山后九州了。”
“杨太尉此言差矣!”坐在娄室身旁的李靖,目光炯炯地望着杨戬说道:“我南北两朝在誓约之中早就说得明明白白,盟约一经对天下布告,双方均不得与辽兵单独媾和,而一方因出兵迟缓或战事不力,以致难为夹攻之效,而石敬瑭时候所割入北国之汉地,即不予归还。”
杨戬辩解道:“盟约一成,我皇上即派童贯太师统领一十五万大军北上,哪里称得上是出兵迟缓?若非我大宋陈兵边境之上,拖住了辽兵的数万大军,贵国岂能那么轻易地打破了居庸关,逼走萧太后?因此上,燕京虽由贵国大军所下,实则乃是贵我两方夹攻而得,李副使所说的不为夹攻之效,真是令我杨某人不知所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