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万里江山尽好物中(2/4)
马周出任政事院左院首,副手是高士廉,马周虽然晋升的有些突兀,且在资历上和高士廉相差甚远,但是高士廉年事已高,精力有些不济,马周不到六十,正值仕途的巅峰时期,是非常好的人选,尽管有人有异议,可马周还是凭借着卓绝的能力得到了同僚的一致认可,很快便进入了大唐第一宰相的角色。
潘攸出任政事院右院院首,他在南海道经营多年,而且在担任南海道都督府都督时政绩耀眼,还和中枢的各位大佬私交甚笃,又有云家和李承乾的力挺,接任过程没有一丝波折,很快就和马周一起理顺了政事院的架构和行政规则,能力配得上右相的职位。
原本计划的政事院副院首是唐俭,可因为身体的问题,唐俭推荐了他的族侄唐善德来出任。
唐善德也是云浩的老熟人了,为人灵活且有原则,能力也不错,在外交方面受唐俭的影响很深,是个做事的人,所以成功上位,当然,云浩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弟子,他向李承乾推荐了王玄策,作为潘攸的副手之一。
王玄策在鸿胪寺历练多年,对外是一把好手,对内政的能力也不错,李承乾也很看好这个师弟,便擢升他到了政事院,与唐善德搭伙负责政事院的有关外交的事务。
监察部的主官是一直负责“通讯室”的李君羡,他是军转政,从百骑司安然退休,非但没有死于非命,还得到了重用,成为了一部大佬,不过他的副手却比较有意思,是魏征的长子魏书玉和孙子魏献,搞得像是魏家要世袭大唐监察似的,只是魏家人都和老魏一个德行,大家也就随他们去了。
防务部的主官因为老将们的大面积凋落,新上任的各级主官明显呈现年轻化,第一主官是段志玄和程咬金,第二主官是尉迟宝琳,按说尉迟宝琳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可尉迟恭豁得出去,主动从军中离职,到终南山去找袁天罡修道去了,顺利推自己的儿子上位。
程处默、程处亮兄弟和段攒就比较憋屈了,因为自家老爹太过坚挺,他们只能顶着肩膀上的金星到预备役去带兵。
屈突全比较幸运,作为老派军人的代表,被推到了第二主官的位置,与程咬金、尉迟宝琳、云浩和薛万彻一起成为大唐实际的五大掌兵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