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云家小公子降世(周五求票求打赏)(2/2)
第二技校的校区正在打地基。
作为校长的云禄和周进还要参与到招生考试的准备当中,两头跑的赶进度让他们忙得脚不沾地。
月底就要考试了,参加第一场考试的考生超过两万,这是崖州第一次举行如此规模的考试,没有什么经验,只能尽可能的做足准备。
考试的场地是不用考虑的,南海学院足够大,只需要在考试期间给学生们放几天假便可以腾出需要的场地。
只是桌椅的数量不够,周元联系了几家木工厂,以三所学校的名义订购了一万五千套课桌椅。
好在崖州的产能够大,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木工机床让木制家具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几家木工厂只用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笔订单。
这些新的座椅也不会浪费,考试结束后只三所学校就可以消化一半,其他的则分配给崖州的各个中学使用。
考试的内容分为三科,语文,数学和基础常识,水平相当于后世八年级的水平。
云浩和周元在数学和基础常识的试卷后面增加了几道水平在后世高中一年级水平的题目,作为筛选优质生源的参考。
试卷分为七月卷和八月卷,两套试卷的难度系数差不多。
两次考试过后,三所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一轮筛选,选出直接进入南海学院的学生。
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崖州的学习氛围很浓烈。
报名的考生都明白,进入三所学校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境况,虽称不上鲤鱼跃龙门,但也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机遇。
不说其他,最直接的就是毕业后再找工作时,自己的薪资待遇至少是现在的好几倍。
为了以后的好日子,这些考生非常的努力。
在考生中有一个特殊的超龄考生,那就是已经是崖州港区城管负责人的马周,他用南海道都督府的委培名额报考了南海学院。
周元告诉云浩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脸茫然,不知道这家伙是要干嘛?
哥们都三十了吧?这会儿再来读书是不是太晚了?
刘建国的反应激烈,他还指望着把马周推荐给李二,在朝中得到一个大助力呢!
你个瓜娃子不好好混官场,来和一帮小年轻做同学,你脸皮不会红吗?
刘建国找到马周,想让他打消求学的心思。
不过,马周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让刘建国默认了他的选择。
马周要到南海学院求学是受了李承乾的影响。
云浩对李承乾的定位就是下一任的皇帝,所以他在教导时候更侧重教小李公共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知识。
李承乾在崖州港做报关员的时候结识了马周,他并不知道马周和云家的关系,见马周能力很强,不想让马周在港区这个小舞台上蹉跎,就想帮他一把,建议他到南海学院学习一下,以便他有接触自己师父的机会。
李承乾做事很有分寸,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乱推荐人,就和马周说了一下公共管理和经济方面的东西,成功引起了马周的兴趣。
马周也是想上进的,他认为去多学些云家的先进知识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便到都督府申请了一个委培名额,成功报名。
云浩和刘建国虽然不太看好马周的求学,但马周也给他们提了个醒。
他们太过注重技术,忽略了行政人才的培养。
想要改变大唐,只靠技术和知识是不行的,必须在体制上也同时入手才可以加快改变的进程。
五人组又开了个小会,分析过现在的情况,他们觉得有必要培养一批行政方面的人才,用来应对未来快速的社会变化。
于是,南海学院新开设了一个打着公共管理的名义,培养云家行政人才的专业。
马周被特招进来,随同他一起入学的还有云家四兄妹的那些有志于走仕途的弟子。
潘攸接到了南海学院的聘书,请他兼职公共管理专业的教授。
云家在这方面缺乏有经验的人才,云浩勉强算一个,想要撑起一个专业太难了,便把目光放到了管理经验丰富的潘攸身上。
潘攸不是传统的官僚,他受云家理念的影响很深,是绝佳的教授人选。
军伍出身的潘攸没想到自己能有教导学生的机会,考虑到自己以后回到中枢发展,需要一些盟友和支持者,云家的弟子大多出身不凡,是很好的助力,所以很痛快的接受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