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动力源(2/3)
有了足够的橡胶后,蒸汽机可以大批量生产,众多计划可以开始实施。
之前机加工厂的学徒工边学习边实操的效果很好,已经可以独自生产二十匹马力的蒸汽机的各种部件,产能充足,可以为大唐现有的小工厂提供足够的动力源。
一百匹马力的蒸汽机经过几个工厂连续几个月的使用,其各项指标和稳定性都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
机加工厂囤积的蒸汽机散件包括二十匹马力蒸汽机一百二十台,一百匹马力蒸汽机三十五台,四百匹马力双胀式蒸汽机六台。
二十匹马力和一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可以直接进行组装,分配到各个工厂去。
四百匹马力蒸汽机由于体积庞大,只能把散件运到使用地再进行组装。
两台四百匹马力蒸汽机散件运到了崖州造船厂,这里有两艘建造了一半的海船,等着安装蒸汽机和螺旋桨,之后才能继续施工。
这两艘船是云小妹设计的,一艘是机帆船,另一艘是纯蒸汽船。
机帆船的排水量为两千八百吨,是目前大唐在建的最大船只,纯蒸汽船的排水量只有一千五百吨。
这两艘船都是技术验证船,用来验证蒸汽船只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另外三台的散件被送到轧钢厂,用于铁轨的生产扎制,一百匹马力的蒸汽机效率不高,铁轨的需求量又大,换成大马力蒸汽机能增加产量。
那台从火车头上拆下来的蒸汽机会用来生产马口铁。这台机器经过维修升级以后,再用个三五年的不成问题。
当然,有了足够的橡胶,双胀式蒸汽机的生产没有问题,但产能有限,这名老将还要继续发挥余热。
最后一台被云浩弄到了城外的一个工地上。
这片工地上正在铺设铁轨。
云浩要在这里铺设一条周长五公里的环形铁路来做蒸汽火车相关的实验。
尽管北方铁路线的勘探已经完成大半,但火车头和铁路的规格都还没定下来,云浩需要尽快确定铁路的规格,否则北方铁路根本无法动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