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花钱如流水(下)(1/4)
李二解决这次危机的办法不外乎四个字——以工代赈。
云浩早就盯着国库里的那超过千万贯的现金了,大唐市面上现金匮乏,把这些国库里的钱花出去不仅可以救济灾民,还可以活跃市场,百姓手里有了钱才能购买他家的产品,要不然等到云氏集团和南海集团大爆产能的时候,生产出的商品卖给谁?
因此云浩结合实际情况,给李二制定了一系列的花钱计划。
李二一开始对云浩这些氪金计划很是怀疑了一番,在云浩拿出这两年的南海道发展的数据后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海南岛是怎么干的?两个字:花钱。
云氏集团和南海集团把几乎六成的收入投入到基础建设当中,单是大大小小的港口就修了五十多个,沿着海岸线行船,半天航程内必有一个港口,而且这些港口都有四车道的水泥路连接环岛公路,船只在任意港口卸货,都可以把货物运到岛上的所有地方,连黎民的洞寨也不例外。
正是这种不记成本的基建投入,让岛上的人挣到了钱,便捷的交通又促进货物的快速流通,在岛内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岛上的人创造财富和消化财富的速度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李二想要在内陆复制南海模式,但他是皇帝,大唐也不是海南岛那种弹丸之地,要考虑的东西很多,顾忌也多,只敢进行有限的尝试。
他给以工代赈的开支设立上线为四百五十万贯。
疏浚工程和筑路工程的投资为三百五十万贯,占了总投资的近八成,李二的意思是即便尝试失败,至少还可以落下些东西,不至于血本无归。
此外云浩还建议招募一部分灾区的府兵和灾民,组成几个大型挖井队,专司挖井。
挖井队会在灾区挖深水井三千八百口,压力井四千两百口,这些井挖好后可以解决三十万亩土地在干旱时的灌溉问题,解决一百五十多万人的生活用水。
这部分的计划开支为二十八万贯,可以解决万余人的生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