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江山还是夺来的好(2/4)
李渊不得已之下,只好花钱消灾,从本就紧张的国库里拨付了一大批钱粮给了颉利,这才让他退兵,即便如此,颉利还是掳走了边境附近的近万汉民,把朔方城烧成了一片白地,这让他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直接调兵打到颉利的王帐去。
但他忍住了,因为大唐现在还没有能力发动对草原的进攻。
别看最近几年大唐发展的不错,可不要忘记,隋末的战乱几乎把整个中原都打成了废墟,大唐立国后也是连年征战,国力的消耗和恢复勉力保持在平衡状态,一旦和突厥开战,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消耗之大会动摇国本。
百姓和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希望休养生息,就连以勋贵武将为主体的主战派在对突厥开战的问题上也多有顾虑,李渊只能一忍再忍,谁想这才几个月的时间,颉利又要卷土重来。
这真真正正是欺人太甚!
这次他决定不再考虑那么多,就算明知不能大规模开战,也要派出军队去威慑一番,告诉颉利自己的决心。
突厥的威胁只是李渊感到烦躁的原因之一,最近一段时间两个儿子的动向才更让他揪心。
李渊怎么说也是皇帝,李二和李建成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他们的争斗吸引着世家和朝堂的注意力,他可以从容的居中控制,可这次两个儿子的行为让他感觉到了危险,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秦王府和东宫这次明显是要拼命地,他虽然有信心镇压他们,但心中却有一丝期待,期待胜利者的出现。
他之所以有这种矛盾的心理,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这两个儿子都有能力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不管是谁胜出,大唐都必然会兴盛下去,也就是说他不会为缺少合适的继承人而发愁,他要看的是胜出的那个是如何对待失败者的。
第二是他自身的经历影响,他的江山是抢的前隋的,所以他迷信绝对的实力才是一切,自己的继承人就应该和自己一样,敢于去争去抢,靠自己抢来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抢来的江山才会知道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