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薛万彻的出击!御史台官员又作妖了!(2/4)
薛万彻闻言。
顿时间为之一振。
他预感到陛下果然不愿意轻易放权。
心中有些不爽,却又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回禀陛下。”薛万彻道:“已经有二十八年的光阴了。”
“嗯……都有二十八年之久了啊。”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么在这二十八年以来,可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啊?”
这句话就说得很明显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如今薛万彻及其家族镇守的边疆会出现兵力不足、粮草装备不足、民怨四起,甚至发生了不少的兵变。
这些情况的出现,以及恶性循环的链条,绝对不会是轻易地一蹴而就的。
必然会有其发展的过程。
而在这段发展的过程当中,你们薛氏家族为什么不阻止,又为什么不及时上报,且难道真的没有应对的措施吗?
又或者是说。
你们薛氏家族从来就没有相对应的办法,平抚民众、军心?
那我李氏王朝要你等薛氏家族镇守边疆何用?
给予了那么多的兵权和物资,又是有何用?
面对李世民的质疑,薛万彻似乎早就有了准备。
他不紧不慢道:“在这二十八年之间。”
“我等薛氏家族所管辖的边疆的确是出现过数不胜数的类似情况。”
“只是从未有过一次,像今时今日这般严峻。”
李世民愁眉不展,“噢?为何?!”
薛万彻不假思索道:“庭州城的战事!”
李世民听到大唐东面边疆的‘庭州城’,心中先是‘咯噔’一下。
薛万彻继续道:“尽管庭州城池的守卫战是由贤王殿下一手操办。”
“但是在军队物资的运输方面,则是需要末将麾下的薛氏将士们负责。”
“这便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等薛氏将士的负担。”
“毕竟……兵力实在有限。”
“过度的劳累,繁重的工作,导致整个薛氏家族的军营当中怨声四起。”
“诸多追随末将多年的将领,也都因为近期的工作繁重、压力过大。”
“再加上薛氏家族的军饷,又多用于战事,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发放。”
“故而出现诸多老将告老还乡。这让末将倍感悲痛!”
薛万彻所说的这些信息,七分是真,三分是假。
薛万彻的军队将士任务增多、工作的压力陡然增加,军饷又不能及时发放是真。
但是,薛氏家族的军饷未能及时发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战事,而是党争!
是以薛万彻为首的薛氏家族的成员故意将麾下的大唐军队将士们无法及时领到,或者根本就领不到军饷。
从而引起一定的民怨和兵变。
不然哪里有实际的证据,支撑薛万彻的理论、观点呢?
由薛氏家族“自编自导自演”的军饷用于“战事”。
无法为军队提供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