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斯迈尔斯及其作品简介(2/3)
《人自为王》一书于1859年11月在英国伦敦首次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始料未及的欢迎和赞誉。在当年的11月,该书在英国连续再版4次;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欧洲各个国家出版发行,最远在印度和日本也被翻译出版。
1871年,《品格塑造人生》于伦敦出版。书中,斯迈尔斯将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力图给他们的心灵以震撼力。普罗塔克曾说过:“从许多杰出人物的辉煌业绩里很难发现一个人的德行或邪恶,相反,从一个人说话的口气、简短的言论或某些玩笑中,却能找出他那区别于伟大业绩的真实人格品性来。”
1873年,《信仰之旅》于伦敦出版。书中,斯迈尔斯向人们传达了自由路上信仰的力量,也展现了一个宽容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势必要由整体社会信仰来支撑的理念。
1875年,《俭约人生》于伦敦出版。书中,斯迈尔斯赞美了劳动的尊荣,建议人们勤俭节约以获得经济上的dú • lì,并为自己的家庭提供一个幸福的基础,为此,人们应该过上一种清白的、有节制的和坚毅果敢的生活,避免暴饮暴食带来的灾祸。此外,他还建议人们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品行和情感,为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夯实了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1880年,《活着的职责》于伦敦出版。这本书也像前几本书一样受人们喜爱。斯迈尔斯力求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任何事情。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在《活着的职责》一书里,作者详细列举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那些最优秀而勇敢的男女为世人所做出的杰出的人生典范。每个人生典范都为世人提供了生而为人的社会职责和个人职责的经典范本,从而让读者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1887年,《工作让你幸福》于伦敦出版。该书的出版为斯迈尔斯的自助系列丛书画上一个句号。书中秉承他一贯的做人的观点: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所谓命运的好和坏都跟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勤劳付出的多少成正比。告诫世人只有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自助系列丛书的精神永存得益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自传,斯迈尔斯深谙这一点。在其作品中,他以许多颇有成就的人作为例子。在现在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遗忘了,但斯迈尔斯又在这个自助系列作品中重新向我们娓娓道来:
威廉·赫歇尔爵士(1738—1822)曾在一个四处奔波的管弦乐团做簧管吹奏者。其间,他对天文学痴迷起来。后来,他制造了属于自己的反射式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与其他宇宙天体。最后,他成为英格兰国王的御用天文学家。
伯纳德·帕里希(1510—1589)曾是一位贫苦的制陶者,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具以及篱笆、铁桶统统丢进熔炉,以期能制造出著名的彩釉器皿。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努力,他最终成为法国王位宝座的制陶者。
格兰维尔·夏普(1735—1813)是一位普通职员,在其业余时间在英国推动反奴隶制度运动,最终推动法律的修订,保证任何奴隶一踏上英伦土地就将获得自由身。
描述以上这些人的一生并不是要我们为之惊叹,而是让我们意识到,人生所能伸展的极限何在。斯迈尔斯根据这些人体现的诸如坚韧、勤勉与忍耐等美德加以整理,而正是他们形成了该系列作品的一个个章节。
勤奋与天才
斯迈尔斯坚信一点,只要还存在人性,那么自助系列丛书所阐述的道理就将成为普适法则。当然,作为前提,人们应该相信坚持与不懈的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