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王家来人(4/4)
那王佑的脸色却有些微变。这个和尚,倒也有几分透彻与灵敏。方才,他用金刚经来质疑他的做法,他便也用金刚经来反驳他的话。
慧觉从慧染身后钻了出来,他好奇地睁大眼睛,望着面前这个紫袍男人,再看看周围有些迷惘的众人,善解人意地解释道,“我师兄刚才那番话的意思是说,“真正学佛不应该着相,也不应该不着相。”
然而,周围的人,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这童儿在说什么。慧觉摊摊手,耸耸肩,对慧染做出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慧染爱怜地摸摸他的头,然后,他微微地一笑,一个故事从他的口中娓娓道来:
“禅宗里头有个故事,说是有两个禅师乃师兄弟,都是开悟的人,一起行脚。从前的出家人肩上背着一根木棍子,上面一个铁打的方方的,叫做铲子。
和尚们背着这个方便铲上路,第一准备随时生产,带一块洋芋,有泥巴的地方,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吃饭,不要化缘了。第二个用处是,路上看到死东西就把他埋掉。这两师兄弟路上忽然看到一个死人,一口一个阿弥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个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是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表现是两样,究竟哪个对呢?师父说: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他的声音很是好听,像是有一道清澈的小溪,在弯曲的河道上,缓缓地流淌。响在人的耳边,仿佛是在荒芜贫瘠的沙漠之中,突然听到了泉水的声响,一抬头,便惊喜了望见了绿洲,望见了希望。
故事很简短,里面的哲理也浅显易懂。
围在近旁的人,都有些怔愣了,望着日光下这个身着青衣的僧人,看着他解说佛经时侃侃而谈的样子,真得有一种特别美好的感觉。
“你这和尚,在这里讲什么佛经?出家人不应该慈悲为怀吗?为何你要纵容你的师弟打人?”看到人群好似都站到了那和尚的一边,王康气不打一处来,捂着腮帮子,暴跳如雷地嚷道。
“难道只准你打人,就不许我们还手了吗?”慧觉的眼睛瞪得大大地,插着腰也跟着嚷嚷到。
他声音清脆,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像是雨滴打在树叶之上,清新而悦耳。人群的目光瞬时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这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童子,约莫十岁左右。他身量不高,着一件灰色的袍服,腰间盘着一道暗红色的腰带,显出了窄细而挺拔的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