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准备撤退(3/4)
而更让当时前线中国军官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有日军缜密的情报工作。
理论上,日军侵略中国,在情报准备方面,中国军队应该有先天优势。
但事实上淞沪会战爆发前12年,即1925年时,日军参谋本部就对上海至汉口的一线地形,进行了细致的侦察,标注出了所有的登陆地点。
而在惨烈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奉命驰援上海的74军51师,才走到南京,行迹就被日军掌握,立刻遭到日机轰炸。原本就实力不如人,而情报的滞后,也叫多少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时,已经没有了秘密。
周卫国之所以忌惮第五师团除了以上的原因为,更重要的是陈建中所部和王永波所部都是近半年来组建的新部队,或许他们在武器装备以及战斗意志等方面并不比一般的鬼子兵差多少。
但是比起第五师团这样的超级精锐而言,还是要差上一个等级的。更重要的是,比起火力兵员等因素,八路军和日军只见最大的差距莫过于协同作战能力。
不仅仅是八路军,国军对上日本鬼子也一样,在协同作战方面国军存在绝对的短板。
对此,抗日名将陈诚曾无奈的形容,我们的部队是一师一师的单独作战,不知协同作战,不知发挥大军的全部力量,结果几百个师等于一个师。
这句话,的确是对多少中国军队各自为战,伤亡惨重的写照。
反观日军在“协同作战”方面,却是炉火纯青,尤其是其强大的甲种师团,在这方面更是堪称教科书式的存在。
比如淞沪战场上,日军发起进攻前,都是先放出观测气球,锁定中国军队方位后,再进行火力打击,然后以战车掩护步兵冲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