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章 细说赵家(3/4)
李氏焦急,暗忖:就连纪夫人都不知道赵知州的大公子品性?要万一……一代不如一代,赵大公子甚至还不如赵知州,春归要怎么办?
纪夫人看不见李氏,自是不知她的焦急,拉了春归的手:“沈夫人和沈皇后,差着好些年岁,那时我嫁来汾阳,沈夫人尚且稚拙,故而对她的性情,我竟也不甚了解,又后来,我守了寡,夫家也败落了,我只求宁儿能平安长大,娶妻生子,竟未过问外间世事,真不知赵、沈两家是何情形,只想着,皇上对赵阁老如此敬重,应当不会薄待,你若嫁给赵阁老的嫡长孙,这婚事还是沈夫人主动促成,就算郑贵妃得宠,荣国公府也不敢再挑衅。”
“儿,仿佛也只有这条出路了。”春归的决断倒是干脆利落:“还烦纪伯母转告沈夫人,能蒙青睐,三生之幸。”
说完看向阿娘,只见连连颔首,却又落泪如珠。
她的阿娘哟,就是这样多愁善感,艰难时为她担忧,见有了出路,却仍然放心不下。
“春儿,我一直看你,都是果断刚强,于闺阁而言十分难得,我也相信但凡给你一条出路,你就能坚持到柳暗花明,更多的叮嘱大无必要,只有几件东西,我相赐予你。”
春归接过一看,却是几本书册,分明便是女四书,再额加一本《烈女传》。
这比从天而降的一桩“美满”姻缘更让春归惊谔了,她很知道纪夫人的性情,也不说那些违心话:“纪伯母这是……给错了东西?”
这孩子,还是那性情,动不动就犯傻!李氏忍不住顿足,连连摆头。
纪夫人却哈哈大笑:“怎么?我可是有贞节牌坊的荣誉,教导你这些哪里值得诧异?”
“在儿看来,伯母可从来没将那面牌坊看作荣誉,也从不把礼教规范当成律束。”
纪夫人是什么脾性?真要是把女四书等等奉为玉律,哪里还会为她出谋划策,教她怎么和族人抗争,当众上演那么一出闹剧。
“好孩子,真是个聪明的丫头。”纪夫人笑过之后,眼角却有些湿润,似乎触及已经尘封的心情,她突然有了倾诉的欲望:“有一些事,我已经多年没对人提起过了,也以为,再也不会说出来,但今天……”
她有些出神地望着窗外,那一株合欢树,寓意美好,但孤寂已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