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2)
尚希忧愁了,小孩子的心理,怎么就那么难琢磨呢?谁都会换牙,也没听说谁家小孩不说话啊。
“尚希,来看看这些东西。”卓安拎着一个不小的袋子进了屋,“我听别人说,没事多吃吃硬的东西对牙齿好。”
尚希打开袋子一看,里面装着满满的核桃榛子。
“嗯,不错,吃核桃补脑,瑾儿这段时间多吃一点,别读书把脑子累坏了。”
尚瑾赶忙摇头,这么硬的东西,可别把自己的牙给硌掉了。
“瑾儿,这个都是好吃的,都对牙好。而且,你爹爹可也说了,这核桃还能补脑呢。”
卓安好声好气的哄着尚瑾,这孩子最近都没什么精神,可别就是因为读书读的累了吧。
尚希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尚瑾的担心,“没事瑾儿,等吃的时候咱们用小锤子把外面的硬壳敲开,里面的果仁不硬的。”尚希说的毫无愧疚,和外壳比,那果仁的硬度根本不值一提。
卓安皱了眉,“什么用锤子,就是用牙咬才管用呢。”
尚希嘴角一抽,回了一句,“你咬过吗?”
“自然……没。”卓安的气势降了降,他以前吃的都是剥好的。“不过,我打听的老人都说小孩换牙晚的话就多吃点骨头核桃啊。”
“这事倒是劳你费心了,不过,瑾儿现在已经开始换了,就不用吃那个了吧。”尚希摇摇头,道,“毕竟是硬的东西,瑾儿……我估计他现在也有不少牙已经开始松动了,万一这么硬的东西一下子把那些牙都弄掉了,你要瑾儿在没长好牙之前怎么办?”
卓安立时想起以前见过的一些老叟,那些人的年纪已经大到牙齿都掉光了,那个样子……看了看白白嫩嫩的尚瑾,卓安有些想象不能。
“那就先算了吧。”卓安道,“不过,这些东西也别浪费了,你自己敲着吃吧。”
“唔,”尚希忽然想起一件事,“你不说我倒是忘了,应该给瑾儿熬些骨头汤喝的,多补补钙总是没错。”还有那核桃,吃一些果仁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据说那东西补脑一流,读书实在是个费脑子的活啊。
然而尚瑾就像是被吓到了一般,死活不吃尚希砸好的核桃仁,任尚希说的天花乱坠也不改主意。
无奈的尚希只好另想主意,把敲出来的核桃仁碾碎,加到油炒面里用热水混成糊糊一起喝了下去。
“唉,养个孩子真不容易啊。”闲时,尚瑾朝着卓安无聊的抱怨道。
卓安一手一个核桃,另一手拿着个小锤,没把尚希的话放在心上。他只是悄悄的在腹诽,“慈那个啥多败儿啊……”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箱什么的。。。
小考前
也许是事情太多都凑到了一起,尚希直到考试前的小半个月才想起自己压根对小考的考试内容一无所知。虽然总的来说脱离不了那些圣贤书的范围,可是,如果广面撒网那该多累,自己当年中考高考的时候还有老师在不懈的划重点猜题呢。
为了这,尚希又特意的回了一趟陈家村,向瑾儿的先生请教。
老先生本来对尚希让瑾儿过早的参加小考有些不满,但后来还是被尚希那套什么增加临场经验的话给诳了去,为尚瑾写了荐书。这次,一听尚希为了打探小考的内容又特意的回了一趟,不禁有些惊讶。
他是知道尚希的秀才功名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没道理让自己再讲一遍。但转念一想,毕竟是亲儿考试,也许反而失了分寸。毕竟,当局者迷。
“每年的小考形式不变,内容也大同小异。不过,如果一定要说出个什么……”老先生捋了捋胡子,“那还真是不好说啊。”
尚希才不相信这位教出了不少学生并且送了不知多少学子进考场的老人会真的一点规律也摸不出来,磨了又磨,终于磨开了老先生的嘴。然后,尚希更郁卒了。
按老先生的说法,小考中的县试最为简单,不过是考验一些最基本的内容,要求不过是把书本记牢,按照要求做几首诗,如果遇到喜好数算等杂术的考官,也许也会涉及一些这些内容的题目;而四月的第二场考试府试则难了一些,一般都是从书中抽取一篇文章,让考生做一篇文章来引申做文;最麻烦的是六月的院试,要由朝廷派来官员监考,结合民生,针砭时事。
尚希沉默了,觉得那院试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倒不是说院试有多难,而是那考试的内容有些敏感。先不说那些一心读书不问世事的书生们能提出什么实际的意见,单说那些凭着书生意气一通乱评的文章会不会刺痛那些上位者敏感纤细的神经然后招来什么祸患,这一场考试那就是风起云涌祸福不定啊。
直到回了城里暂时租的那套小院里,尚希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不得不努力的回忆着以前自己有没有给尚瑾灌输什么生而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言论。如果万一瑾儿真的在试卷上写了这些东西……这里的民众可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卓安一开始并没有把尚希有些失神的表情放在心上。他这些天忙得很,虽然他人不在阳州,可他毕竟是那个地方的一片天,过年时节的事情一向多,那些重要的事情还需要他去决定。而且,虽说阳州是他的领地,但他也不能阻止那里的一些寒门子弟想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想法不是。不过,那毕竟是中央吸取人才,只是借了他的地,考官考题组织之类的都不用他费心。
再者,就是该如何处理尚瑾那日掉落的那颗小门牙了。那认真的劲头,让来向他请示意见的文书暗自磨牙,王爷啊,你只要能把磨牙的劲头分出十分之一来处理事务,学生宁可俸禄减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