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蹈覆辙(3/4)
他决定趁着中原各国交战的好时机,占了恒安(平城),然后以此为根基,对中原各国施展行动,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却不用想办法变成一个中原国家。
中原很富庶,他们凭借武力,可以获取大量的钱粮、牲畜、人口,这些资源如同割完又会长的野草,源源不断。
抢到的财物、粮食布帛和人口,运到恒安,沿着眼前这条路送到盛乐,再往北由白道出大青山,运到草原。
分给汗国各部。
让中原各地,为突厥汗国提供大量人口、粮食、钱财,如同缴税一般。
而恒安,就是征税队伍的驻扎地,突厥大军只要以恒安为营地,定期南下征税即可。
或者让中原各国臣服,定期纳贡,那更省事。
若将来,突厥汗国的疆域继续向南扩张,,也不能放弃恒安这要地,不能把可汗王庭挪到中原腹地。
因为草原才是汗国的根本,若贪图中原的花花世界,把王庭迁到中原,那就会落得如拓跋氏魏国那样的下场。
库头听人说起过拓跋氏起家的历史,据说最初,拓跋氏的生活地,在大草原的东北境,后来南下。
到了如今契丹各部放牧的区域,又转向西,过大青山,在大青山南部定居,建国,定都盛乐。
然后,迁往东南面的平城,之后,继续南下,定都中原腹部,成了中原的一个国家,不再是草原上的汗国。
最后,还把姓氏改了。
这在库头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一路往南走,然后把起家的草原扔给别人,最后还把姓氏改了,这算什么?
等于是突厥汗国建立后,各部不断往东跑,往碛南草原跑,把起家之地丢给别人,把碛北丢给别人,还把阿史那氏改为汉姓。
库头觉得,这种愚蠢的行为,就是自取灭亡。
突厥汗国可不能像拓跋氏的魏国那样。
如果由他来统治东部草原,就绝不会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