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原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原理(3/4)

目录

但黄姈难以相信,世间竟然有机器能把声音‘留下’。

“这叫留声机。”李笠轻声说着,用手抚摸着自己的杰作,随后补充:“确切的说,是蜡筒留声机。”

“蜡筒,就是留下声音的容器,空心厚纸筒,外面裹蜡,可以留下划痕,即声轨。”

“蜡筒留声机?”黄姈喃喃着,震惊之情溢于言表,李笠则介绍起来。

留声机,出现于十九世纪,问世时的形态,为“蜡筒留声机”,蜡筒,为声音存储媒介,这在当时,可谓“高科技设备”。

即便到了后世,不清楚原理的人们说起留声机的问世,依旧觉得高深莫测。

然而,留声机的原理再简单不过,甚至有中学老师用简单的材料展示过留声机原理。

一个纸杯,底部固定一根钢针,钢针垂直向下,针尖搭在一个塑料杯侧面。

塑料杯为一个电动小马达带动,可以缓缓旋转。

纸杯的作用,即是传声筒,也是喇叭。

人对着纸杯说话,声音导致纸杯震动,震动连带着纸杯底部钢针也微微颤动,于是在旋转的塑料杯上刻下深浅不一的痕迹。

这是“留声”(录音),若把该过程逆转,就有另外的效果:

塑料杯转动,其上痕迹导致钢针不断颤动,而颤动的钢针,同样会带动纸杯颤动,于是在杯中形成声音,从纸杯口传播出去...

这就是“放声”(播音)。

整个留声结构很简单,不过放出来的声音会有“杂音”,譬如纸杯振动时的“沙沙”声,这和原本的声音有差别,也就是“失真”。

要还原真实的声音,首先需要高质量的“话筒”来留声,播放时用高质量的“纸喇叭”等装置来“保真”。

因为原理极其简单,而黄姈平日里常听李笠讲各种“物理常识”,所以很快明白了“留声”原理。

进而理解“蜡筒留声机”的大概结构。

也明白了“记录声音”的蜡筒可以拆卸,装在其他“留声机”上,一样能把声音“放出来”。

但黄姈想不明白,李笠(手下)是用了何种手段,趁着萧贲与庐陵王妃私通,将过程发出的声音‘留下来’。

李笠讲解起取证过程:“留声机的蜡筒,尺寸有限,所以留声时间很短,得特制留声机,有六套蜡筒,对应六个喇叭。”

“六套蜡筒相继运行,所以总的留声时间较长。”

“但装置的尺寸不小,所以将其伪装成熏香炉,喇叭混杂在熏香炉周围的铜花朵之中。”

黄姈问:“可这装置要如何触发?”

“简单,用延时触发装置,熏香炉点燃后,会触发这装置,就有一定概率,在特定时间段,记录当时的声音。。”

“那要如何判断时间间隔?熏香炉点燃,那两人何时会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