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奇谋(2/4)
那么,这就是一个机会。
主力集结于汉水南岸雍州的梁军,又有东面司州兵马可以助战,挥师北上,可以猛地抓住魏国的左手。
对方无法抽右手来救,只能从胸膛处(关中)‘运气’(调兵),提升左手的力量,那么,梁国只需以此人左臂手肘为落刀点,就能将其半截手臂砍断。
这是不错的战略,所谓的左臂,就是现实中连接关中和荆襄地区的武关道。
手肘,就是武关道上的一些险要之地,譬如上洛。
那么,这一战略要如何实施呢?
走陆路的话,得先拿下汉北核心穰城,然后西进入武关道,在那之前,魏国援军必然已经冲出武关道,和梁军在易攻难守的南阳盆地决战。
如果是这样,梁军是撑不住的,因为战斗力还是差了些:骑兵落下风。
所以,只能走水路。
从汉中到襄阳,有汉水相连,其间汉水河段有很多支流,源自南北两岸绵延群山。
在襄阳上游,有一条汉水支流,名为丹水,丹水上游,经过武关道的上洛。
所以,自古以来,从关中到荆襄,有水、陆两条路,水路为丹水河道,陆路为武关道。
丹水河道和武关道时常贴近,所以雨季时,一些路段极易被淹,通行不便。
而上洛,就是水陆交集的转运地之一。
自关中而来的军队,到了上洛,可以继续走陆路,也可以登船走丹水,顺流而下,入汉水,抵达襄阳。
或者在沿途某处水、陆交汇处登岸,也是可以的。
但据说丹水航运不是很发达,真要这么做,得临时打造大量船只,征发百姓做船工,所以往来武关道,基本上走的都是陆路。
同理,从荆襄地区进入关中,也可以走丹水水路,逆水行舟到上洛,再走陆路入关中。
不过,这条水路全程大概六七百里,逆流而上,耗时不短,且沿途和武关道贴近的河段有不少村落、城池,关隘。
想要走水路奇袭,根本是不可能的。
李笠很快吃完烤鱼,大伙休息了一会,开始干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