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志同道合(2/3)
黄明远陪在高颎身边,听他讲一些治国经验,这些东西都是亲身体会,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从高颎这个伟大的政治家口中说出,是字字珠玑。黄明远此时都忘了自己来做什么的。
“不知明远可曾志于学,老夫才薄,虽徒长这花甲之龄,倒也不会误人子弟。”
高颎希望能够将自己的遗志诉诸于黄明远身上,自己三子皆是难堪大用,所存衣钵,唯黄明远可寄托。
黄明远犹豫了,虽然自己跟高颎合得来,但这跟与关东世家的交易不一样,高颎其实比他们更危险。虽然从高颎这里获得他的认可、传承都让人心动不已,可关键是杨广会怎么看。如果杨广发怒,自己能不能承受。
而且高颎这个人,看似平和,实则倔强的很,一旦他和杨广发生矛盾,自己以后在中间会很难受。
成年人不讲对错,只讲利弊。对黄明远来说,拜高颎为师,至少十年内弊大于利,可十年后高颎的影响力还有多少,谁会知道。
这个师,拜不得。
可是黄明远看着高颎恳求的目光,他开不了这个口。头一次,黄明远不知道该怎么拒绝这位可怜的老人,看着他殷殷期盼,真心觉得自己是在用刀子剜人心。
看兄长有些犹豫不决,黄明襄立刻就明白了兄长的为难。
兄长作为当朝大将,太子嫡系,要顾忌的太多,拜高颎为师太碍人眼。兄长为难,可他不为难,至少他并没有想过取得太子的喜爱,从太子一朝获取高位。太子的信任要获得,可高颎的政治资源也要获得。
黄明襄“扑腾”一声跪在地上,向高颎和黄明远说道:“高公,大兄,大兄常年在外,无暇顾及文事,明襄却是从小志于学,虽然德量浅薄,未曾拜师,但希望能够得到高公认可,拜于门下。”
黄明远一惊,神色有些复杂地看向弟弟,这样做是在冒险啊。
高颎没想到会是黄明襄站出来拜师,其实他也知道黄明远的难处,提议收黄明远为徒不过是一时心起,本来并没有指望黄明远会同意,只不过是心存一丝侥幸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