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降(2/4)
万历皇帝先后罢官、解职、发配充军一百多人,依旧无法将朱常洵立为太子。只得无奈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
朱常洵从小到大耳边都充满了各地官员对自己的反对之声,他对朝廷官员的观感可想而知。
更何况根据大明制度?藩王就藩以后不允许随便离开王府?甚至到了大明中后期藩王常常终生不能踏出王府一步。
靖江王朱约麒就曾经乔装打扮成道士,出了王府到街面上放风。结果他前脚刚出门?后脚就被当时皇帝知晓?差点连藩王封号都被割去。
这福王就藩以后,接替万历皇帝帝位的正是政敌朱常洵和其子孙。这福王哪里敢留把柄与他?
他自然是如同一头肥猪一般?被大明王朝圈养这福王府里三十余载。
福王对很多事情不敢想、不能想,也不愿想。他在王府之中?每日不过吃喝玩乐诸事。
经历少了?这时间自然过的飞快,可是心智和经验却依旧停留在当初十五岁就藩之时。
当吕维祺告诉他洛阳城陷落,王府外面来了一群悍匪的时候。出于对官员天然的反感心里,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狗官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来糊弄与我。
我大明海晏河清?一团和气,哪里有什么饥民悍匪呢?不过是欺我是圈养的藩王罢了。定是想在戏弄我完之后,再说与他人作笑谈,真是可恶!
可怜这福王朱常洵哪里知晓,在这短短三十余载之间。他的父亲及兄弟侄子?乃至整个朱氏王室及天下官僚士绅,早已经把这大明的底子掏的干干净净了。
大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大明?自然他福王也不是当年那个福王了。
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闻言不由又惊又怒,他怎料福王竟然是这个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