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乱世之道开明之世(2/4)
本身高句丽战斗力就不强,现在又被围困在高句丽半岛之中,而且他们的王现在还已经待在了邺城的监禁府邸里,没有头领,也没有战斗力,更没有希望,他们怎么可能不被破国?
高句丽将会被纳入到幽州的版图之中去,在郭嘉重建结束之后,由公孙瓒驻守在高句丽进行发展,主要是作为一处遏制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军事点。
并且在高句丽被拿下之后,刘备势力就拥有了一条极为弯曲绵长的海岸线,并且拥有了航线和补给点保障,并且能够通过高句丽半岛和冀州、青州的合围之势,完全控制住东面的大海区域,打击海盗,从而开始发展海上事业。
不管是将来的海军南下,还是北部的物资航运,都能够一定程度上地促进整个势力范围内的经济实力发展。
并且高句丽被拿下之后,公孙瓒坐镇幽北,成为一颗钉子钉死在游牧民族的门前,他们只要敢南下,那基本上就要被张辽的新幽州军和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给掐死,这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不管是要选择保留实力继续发展,用绝对实力快速平推,镇压当地势力。
还是要选择开始施加压力,逐渐侵吞往南的国土。
无论哪一条路,决定权都在刘备的手中,他成为了整个天下最能够决定大汉走向的人,也成为了汉室复兴的一个号角,或者说灵魂人物。
“这还得看玄德公的想法。”
陈琛没有直接说,而是把皮球踢给了刘备,老大你自己决定。
毕竟两条路他们私下早就讨论过了,只不过是各有优劣,需要做一些取舍而已。
“那好,公达先生呢?”
刘备也不推辞,他又连续问了大家的意见,不过陈琛自己带头说老大说就行了,其他人哪里会出来多嘴,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次会议并不是讨论会,更多的是一个公布会,公布一下接下来的安排而已。
“大家都没有什么想法的话,那就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刘备从自己的身后拿出了一些信,这些信看起来都保管得挺好的,似乎极为重要。
“大家或许都不知道这些信的内容,连先生应该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们子顼先生会不会把这些信也算到了,哈哈。”
刘备笑了笑,看向了陈琛,陈琛倒是摇了摇头。
他怎么可能是真的算无遗策?
而且他也没有传说中那般,对所有事情的参与度都那么高,刘备能够走到今天,跟他的个人魅力也是不无关系的,而且他是谋主,但是不是能臣,他只是给刘备意见,让刘备自己选择想要的,而不是进行强制性的管理,这也是他的区别。
如果真要说,陈琛并不是诸葛亮这个类型的,而是张良这个类型的。
“那我今日就公布了这些信了,大家可要认真听。”
刘备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