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都是文化人(3/4)
各个部族,巫师们用的文字都是一样的,是特殊的祭祀文,但是下面战士们,由于各个部族的地区性不同,所谓的甲骨文字,原始文字,图画文字...甚至还有结绳记事的,这是南方部族的问题,和中原又有很大不同。
赤方氏大部分战士都能看得懂文字,是因为赤方氏用的是中原的仓颉字,原始时代的文字...说实话,放在后世基本上看不懂。
具体的可以参考禹王碑上的“夏篆”,包括后来成熟文字的“雏形文字”很早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可以证明。
之所以到了商朝,文字进步缓慢,其实和商人既游牧也农耕,又频繁打仗,不断迁都,且不重视民间文字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书同文,车同轨,虽然这个说起来好像是政哥的工作,但妘载觉得,为了工作手册顺利在南方推行,必须要效法一下中原,把大部分地区的文字统一统一。
不能黄帝派一个文字系统,炎帝派一个图文系统,伏羲派又一个结绳系统,然后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不知道哪个派,又来个涂鸦系统什么的.....
“识字!我们都识字啊!这个没有必要吧,各个部族有各自的‘文字’,自己看得懂就好了啊,我们常丰之野的,和三山四野又不同.....”
妘载提出这个要求,那就自然有人大咧咧的表示“不需要在意这种细节”。
“我们的文字,包括你们的文字太原始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文字来统一一下。文字不同,表述就会出现偏差,一言相悖,其意相去千里,这样的话,如果出了大问题,又要耗费很多时间整改.....”
妘载道:“南方的文字,多数与中原的不同,甚至颇为原始,我也不是在这里宣传中原文字啦.....主要是因为.....”
文字属于文化统一与认可,虽然政哥当时搞这个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政治需要,但是同样,政哥小时候估计也见过,赵国的一套文字货币系统,拿到齐国就不好使,齐国的拿到楚国,楚国又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虽然周天子规定了“官方大篆”,但是根本没有人鸟他啊!
天子是什么玩意,对于战国时代的诸侯们来说,不就是个玩泥巴的老头吗。
而退一步,即使不出于政治意义,文字统一,也可也大大提升文化知识的传播效率,不然十万八千里之外一个部族流传了一部手书,结果没有人看得懂,然后把这个书当柴火烧了,可你怎么知道这个书里写的是不是yuán • zǐ • dàn的制造方法呢。
上古时代很多厉害的黑科技,就是因为这样而不断消失,消失之后又被人捣鼓出来,然后再消失,再捣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