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明威胁论(3/4)
明帝国的军人实在等不了,不愿意错过这么一位优秀的皇帝,所以在崇祯十二年新年发动了兵变,拥立了这位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少年太子担任大明的皇帝。
这里要说明一点,这位皇上准确的出生日期是大明历崇祯二年的二月初四日也就是西历1629年2月26日。
因为大明有一个习俗,孩子要说大一岁,说以这位皇帝的实际年龄才不过十一岁而已。
登基一来这位少年皇帝陛下励精图治,奋力改革,大明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可惜好景不长,登基第二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天灾席卷大明,大旱灾导致五千万人受灾。
这位少年皇帝没有放弃一个百姓,为了获得更多粮食不惜屠城灭国,甚至因为莫卧儿有人阻碍他的购粮直接出兵干预。
这为两个帝国的战争埋下了导火索。
第一年明帝国全力应对国内的灾害战争紧紧控制在恒河三角洲少量的地方,沙贾汗也只以为是一次意外的袭击,忙于中亚战局的太并没有将恒河入海口的这一支明军视为对手。
但是第二年,随着明帝国灾害的减轻,大明对富饶的莫卧儿帝国产生了贪念,大明带领着他的那些藩国,开始蚕食莫卧儿帝国的领土,企图永远占领那里并获得更多土地。
两国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两国为此都投入了全力。
沙贾汗立刻动员了超过一百万军队从各个地方出手,军队数量的优势和本土作战让沙贾汗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明军因为准备不足被迫采取守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