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装备(2/3)
之后再移民辖县制、实业人员、驿站邮差、教会教堂、移民社区、村镇行政机关、法庭监狱、商业机构、保甲制度……等等陆续成型。
不过以沙俄的人口规模,现在他消化西西伯利亚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远东地区。
所以朱慈烺跟沙俄的争夺,挣的不是一时得失,而是占领消化速度。
按照朱慈烺的规划,那里将会继承辽西的经验,把占领西伯利亚的土地分为三个区域。
既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
危险区就是大明正在跟沙俄争夺的地区,这些地方,两军交战争夺,不适合移民,只能建设一个个军事据点,辅助以少量的卫所。
警戒区也就是已经被占领,但是还有沙俄小股部队或者是当地的原住民活跃反抗,这样的地方依旧不适合移民,但是可以派遣卫所驻扎先行开发。
卫所士卒有军事训练基础,在配发火器武装,足够抵御这样的小股入侵,如果条件许可,这些卫所还将负责自己辖区内小股入侵的清缴。
安全区也就是已经被清缴干净,卫所已经完成初步的开发,各种基础健全物资都能自给自足。
这样的地方就可以鼓励移民,建设城镇府县,然后纳入大明的国土。
危险区一般都在大明国土之外,例如大明如果占领北海,那么大明军队一定会前出北海之西数百里。
这些地方都需要派出小股部队,一个是骚扰沙俄人,另一个也是避免大规模的沙俄部队到达大明一侧骚扰。
这样的小股部队,没有固定的驻扎地,所以需要携带更多的物资,尤其是冬天,沙俄人一定会依仗自己适应寒冬的优势在冬季发动大规模骚扰。
所以朱慈烺才如此关注冬装的准备情况。
羽绒服不仅西伯利亚需要,整个辽东,还有西北、蒙古、高原等地都需要。
朱慈烺看完给北方作战准备的东西,接着看南方山地部队装备的情况,白杆兵虽然号称是精锐山地部队,不过在朱慈烺看来,他们的装备还很原始。
大明正规军自然不会每人配发一根白杆就万事大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