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草原的生意(3/4)
现在的第三代,在加入棉花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成左右的丝绸,并且实现了染色技术的突破,毛料更加柔软。
终于达到了朱慈烺制作军大衣和毛呢大氅的标准。
想要提升毛呢的逼格,当然是走上层路线了,将领、gāo • guān和皇室穿什么,下面的人才会模仿什么。
而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它的尊贵,羊毛的价格才能上涨,养绵羊才能变得有利可图。
毛呢之后是盐罐和茶砖,卖盐送罐子,这不仅仅是一种促销手段,也是一种计量单位,一罐五斤盐,一箱装十二罐。
统一的标准即有利于运输交易,也有利于通关统计和收税。
盐茶项来是售往草原的大宗商品。几乎占据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以前无论是麻袋,还是草捆,称量统计都非常不便,而且运输的时候,遇到潮湿,下雨等天气会非常麻烦。
陶罐是牧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打水、做饭、盛放ru制品,食物等等。
既然空罐子也是要运往草原,那为啥不装满了运?还能节省空间。
茶砖是按照朱慈烺要求统一制造的,跟盐一样,最重要的是标准,对其大小尺寸重量进行规范。
茶砖从出现到明末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因为其经过高温蒸制杀菌压制成型,即易于保存又方便运输,出现之后就迅速成为外销茶的主要包装方式。
在茶场朱慈烺够不着收他们的税,但是要是想朝口外出售,那就必须过朱慈烺这一关了。
接下来一样东西就是酒了,喝酒能暖身子解乏,喝酒有瘾,但是以前朱慈烺并没有大规模的制酒卖酒。
原因当然是粮食不够吃了,现在随着玉米和土豆的大规模种植,北方粮食危机缓解,玉米虽然因为依赖肥料产量紧紧能到四五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