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1/2)
意。她却知道自己的婚事只能由贾母做主,自己的愿意与否并不要紧,不管是嫁给宝玉,亦或者是别,自己只能听天由命。
雪雁和紫鹃等十分忧心地看着她,恐她为了这份节礼生气。
和紫鹃不同,雪雁认为黛玉生气的话,必然不是因为元春赞同金玉良缘,黛玉对此早没心思了,而是她府里和三春姐妹一样被轻视了。和那些闺阁密友交往这么些日子,再怎么说,黛玉也知道宝钗的出身是比不上自己的,连三春都比不上,可是偏偏是这样一个客得到的东西胜过她们所有,她们姐妹四个顿觉面上生疼,似被打了一记耳光。
黛玉听房里寂静无声,少时便回过神来,见众脸色,笑道:“看着做什么?不过是几件东西,值什么?也不会为了这一点子生气。”
话音一落,就听李纨窗外笑道:“就说,再没有恼的意思。”
李纨与黛玉相交最多,深知黛玉心思,不过是看贾母安排,对宝玉和姐妹们并无二样,且几次三番和湘云拌嘴,也不曾记恨过。
黛玉笑道:“天热得很,不家看着兰哥儿做功课,过来做什么?”
李纨自顾自掀了帘子进来,叫素云捧上一匹纱、一匹罗,道:“娘娘才赏的东西,瞧了,比官用的细密轻软,偏除了扇子和珠子再没得什么,故一样给一匹做衣裳,颜色虽淡了些,但是房里巧儿多,给多配些娇艳颜色,也就不避讳了。”
雪雁赶上前接了,笑道:“正说今年官用的纱罗不好,谁知大奶奶就送来了。”
黛玉莞尔道:“什么好东西,值得这样?咱们还能少了这些?”
李纨却道:“收了,就觉得高兴,咱们两个还生分不成?”说着眼眶儿一红,轻声道:“这些日子以来,也给了们娘儿俩许多东西呢,冬日送炭,夏日送冰,都是得用的,尤其是那些书本子笔墨纸砚,先生夸赞兰哥儿功课,全赖妹妹私底下帮着教他。”
黛玉酷爱读书,每常闲了,便去李纨那里。贾兰虽书房里上学,可是外面请的先生做八股文还使得,却十分迂腐,论起灵气,却不及黛玉多矣,故仍常请教黛玉。
等李纨走了,小荷从外面跑回来,道:“姑娘,娘娘从宫里赏出来的东西,因宝姑娘和宝玉是一样的,故府里上下等都议论呢,说娘娘的意思恐怕是要将宝姑娘指给宝玉,要结金玉良缘呢!”
黛玉笑道:“就们爱嚼舌根,不过是一回节礼,还没定呢,仔细宝姐姐的名声!”
黛玉所担忧者乃是宝钗的清白名声,雪雁却以为王夫和薛家巴不得传得尽皆知。
34
看到雪雁的神色,黛玉便知她的想法,叹道:“也难为宝姐姐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只是遵从而已。
金玉良缘沸沸扬扬地传了这么久,如今不过是再添一桩罢了。
黛玉暗自庆幸,亏得自己身边严防死守,既有教习嬷嬷之功,又有赖大家之助,府里下人虽常有人说自己小性儿刻薄,但是关于这类事关清白的名声却已经销声匿迹了。
念及于此,又不觉有些同情宝钗。
自己没有这些名声,虽有贾母意愿,但是将来若是不成,倒还可以另有前程。只是宝钗在贾母的不同意下,两方母亲出此下策,黛玉认为这真真是下策,竟是不管宝玉富贵还是贫困,宝钗只能屈就于金玉良缘了。
虽然她不喜宝钗素日藏奸,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却也认为宝玉未必配得过她。
雪雁淡然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黛玉怔了怔,想到宝钗待宝玉的情状,隐隐有点儿乐在其中,不觉点头道:“你说的很是,我不是宝姐姐,自然不知道宝姐姐的心思。”
宝玉如今已经长成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为人品性又好,想必她是愿意的。
若是心甘情愿,这样也好。
雪雁知她又开始感慨了,忙岔开道:“咱们的端午节礼送出去了,各处也都回了礼,我挑了些上好的出来,这就送到各处去。”
黛玉不置可否,道:“去罢。”
黛玉住在荣国府的身份似客非客,送外人节礼名正言顺,但是于荣国府这些人送节礼却有不妥,故此一直都比节礼晚些,都是各处回礼,拣上好的东西分送各处。
雪雁发现拿着别人送的东西再送人,并不失礼,许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就是贾母过寿时得的东西,有一些特别珍贵的大件东西也会留着不叫别人动,然后再送给别人。
她先去给贾赦夫妇送,叫了两个婆子抱着东西。
旧花园子被拆,并入大观园后,贾赦之院越发显得狭小了,布置倒还精致小巧如昔,雪雁一路逶迤而至,到了邢夫人院子门口,门户大开,却不见一个人在院内,想必天热都跑出去顽了,她正要叫门,忽听上房邢夫人道:“我们竟成了什么人了?当我们是什么了?”
雪雁一怔,看了一眼跟来的婆子,忙加重脚步,高声道:“太太可在家?”
话音落下,便听得窗内邢夫人道:“是雪雁?快进来!”
金宝掀了帘子看到雪雁,微微一怔,连忙下了台阶迎过来,接了一个婆子抱着的东西,脸上顿时堆满笑容,道:“太太叫你进去。”又骂小丫头偷懒,竟没一个人在院中通报,带着一丝羞愧,对雪雁道:“我们院中这些小丫头子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还劳你叫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