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3)
黎悦给张白棉洗好头发,就让张白棉和大宝小宝一起玩。她进去厨房,和李母说了张白棉的事情。其实,黎悦是可以给张白棉更好的,但是她没有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首先,她和张白棉没有感情,两人从心理上并不是真正的姐妹,又只见过一次面,黎悦怎么可能对她有感情?她现在对张白棉好,是因为这个小姑娘乖巧,再加上原身的血缘。
其次,如果她对张白棉好了,谁知道时间长了,在张家人或者张白棉看来会不会被当成理所应当,她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黎悦目前打从心底认可的责任只有三个人,李母、大宝、小宝,对于这三个人,一则是她为李先进尽的责任和义务,二则是大半年的相处下来--------------栀子整理,也的确产生了感情。李母是个很通情达理,或者说很聪明的人。她从不过问自己的一切,甚至很积极的去响应自己的事情。
比如自己去找倒爷买东西这件事,她跟李母说过,李母以为是在干部亲戚家买的,所以也很放心。其次,李母也不详细的过问这件事,更加没有说要认识干部亲戚之类的话。当然,李母也再三的叮嘱过她小心。也好在黎悦一个月只去一次,所以李母也放心。对于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很轻松,所以黎悦挺喜欢的。大宝小宝是乖孩子,又是在最可爱的年龄,黎悦每次看着他们,就会觉得很开心。
原本,黎悦愿意尽责任的名单里还有姚小花,不过在明白姚小话自己上工挣的钱都花在继子继女身上了,那么她就歇了这份心思了,该对姚小话有养老责任的,应该是这两个人。
李母听了黎悦说的关于张白棉的事情,叹气:“你娘这个人啊,人是好的,就是太老实了。”
黎悦笑道:“太老实的人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呢?”
李母听了有些诧异,没有想到黎悦会说这样的话:“你这话怎么说?”
黎悦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当年,在我三岁的时候她没有改嫁,那么吃苦的是她,而不是我。现在,如果那块布她没有答应让出去,那么被人说的是她,而不是白棉受委屈。同样的,我三岁的时候她改嫁了,吃苦的成了我,不是她。那块布她让出去了,受委屈的是白棉,被人说好的是她。所以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老实人也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当然,黎悦并没有认为自己的了解一定是对的,她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
关于这个,李母是不好讨论的,毕竟姚小花是黎悦的亲娘,黎悦可以在她面前说姚小花的不是,但自己如果在黎悦面前说姚小花的不是,那就成了挑拨离间了。
午饭是饺子,张白棉腼腆又不好意思的吃了两碗饺子,黎悦才送她回童家湾。毕竟是一个小姑娘,黎悦还真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两人从12点出发,因为刚吃好饭不久,所以走得慢,到童家湾两点了。
黎悦没有进村,而是在村外等着,她对张白棉道:“我在这里等你,你把我之前说的话跟你娘说,知道吗?”
张白棉道:“知道了。姐姐,那我……我进去了。”
黎悦道:“进去吧,别害怕,勇敢一点。只有自己勇敢了,别人才不会欺负你。”
“嗯。”
张白棉跑进村里。
“白棉回来了。”
“那不是白棉吗。”
“这白棉怎么才回来?”
“这白棉也真是的,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姚小花都急晕了。”
张白棉跑的快,没听清楚大家的话,但是当她跑到家门口的时候,看见她娘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