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脱沙肉(1/4)
+醉虾+酒酿蒸鸭子+……
沈琼英走过去一瞧,信笺上竟也抄录了刘希夷《公子行》的最后四句:“愿做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这是顾希言的笔迹无疑了,他自幼临摹《郑文公碑》《高贞碑》,楷书端方峻整,刚劲有力,可信笺上这四句诗却多了几分风流蕴藉,有一种直入人心的力量。沈琼英心中一热,装作不经意道:“没什么,是顾哥哥抄的古人的诗。”
春兰点点头,又失声道:“姐姐,你看这纸篓里有好多写废了的信笺,这也是顾府尹的笔迹吗?他写这么多,是要练字吗?可真奇怪。”
沈琼英摊开那些废纸一看,那十几张纸上写的都是这四句诗,想来顾希言和当初的自己一样,生怕写的不好,所以提前练了好多次。
沈琼英眼圈红了,眼泪随即要涌出来,忙抬手拭泪,春兰诧异道:“姐姐你怎么哭了?”
沈琼英已是擦掉眼泪露出笑容:“好好的谁要哭,是刚才风吹过来迷了眼。”
六月十二是谢临的刑期。不过为了防止意外,照例是不会提前通知犯人的。应天府司狱走进单独关押谢临的牢房,开口道:“谢掌柜,今日过堂。”
今天司狱对自己似乎格外客气,谢临内心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随即问道:“是单审问我一个人吗?”
司狱沉声道:“不,还有谢思明。”
谢临心下一滞,艰难起身跟着司狱来到院子里,习惯了大牢的阴暗,他忽然觉得外间的阳光格外刺眼。这时谢思明也出来了。司狱一面向在场的狱卒投以警戒的眼色,一面指着旁边的一道角门道:“二位请这边走。”
谢思明在官场混迹多年,知道应天府大牢的规矩,若释放或过堂,向来只走东面的角门,而司狱现在指的是西角门,这是死刑犯人才走的,他脸色随即一变。
谢临注意到谢思明神态的变化,随即问道:“怎么回事?”
谢思明此时腿有些发颤,低声道:“迹象有些不妙,恐怕我们死期将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