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穿越大唐,殿前策论(2/4)
魏叔玉见着这个走上前的同窗,倒是有一丝丝印象,好像是姓陈,仅有印象,并无交集。
随后魏叔玉不禁摇了摇头,“终究是历史的局限性,求稳就要和亲……”
陈姓学子得到李世民的肯定,面容变得认真严肃,顿了顿语气,继续道:“和亲之策,能够稳定我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促进两国交流,规避战争……”
“以昭君出塞为例,汉元帝将昭君许配给呼韩邪单于,便给大汉与匈奴带来了和平、安宁和兴旺,稳定的大汉王朝!”
“大唐初建与大汉初立何其相似?和亲之策,能够规避战争,同样能为我大唐带来和平、安宁与兴旺,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人口、经济发展,实乃利国之策也!”
陈姓学子涛涛不绝,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分析了和亲之策,对于稳定大唐的利益,水平是要比刚才那位主战的学子,要高出不知多少。
龙椅之上,李世民听着陈姓学子的和亲策论,脸上不由微微点头,“不错!”
李世民作为弑兄囚父的典范,最期望的便是让大唐鼎盛,为自己洗脱这个罪名,和亲能够稳定,则是切中李世民的心思。
一旁,房玄龄、长孙无忌脸上也露出微微笑意,“是啊,大唐初建,需要的便是稳定,长治久安……”
底下学子此刻都或许抓住了李世民的心思,都开始进言。
“陛下,和亲之策,能够缓解边疆地区矛盾!”
“陛下,和亲之策,能够体现出我大唐天朝上国的恩惠!”
“陛下,和亲,能够稳定大唐,实现贞观盛世!”
“实乃利国之策也!”
众学子皆是争相而言,纷纷在李世民面前展露风头。
李世民甚是满意,缓缓站起身来,打算询问第一个站出的学子姓名,钦点状元了。
这时候,魏叔玉缓缓向前走了一步,双手放置身前,向上行稽首礼,语气平淡,淡淡发问道:“和亲之策,真的有这么好吗?”
“在学生看来,其弊端远胜过利端!”
魏叔玉的声音虽然平淡,但却宛如洪钟大吕一般,炸响在大明宫中,余音环绕,经久不散。
三十余名学子,皆是一愣。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魏叔玉的话,可谓是石破天惊。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脸上的笑意也都戛然而止,双眸凝视着魏叔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