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3/4)
艾红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回家过个年,回来后人家傅长缨已经去县里头工作了。
同样是知青,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办公室的门一关,就连陈秘书都被关在外面,两个女孩子说起了悄悄话,“我可是听说,你妈急火攻心,住了小半个月的医院呢。”
长缨眨眼,“有吗?我怎么不知道,他们都没跟我说。”
艾红梅看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长缨,县里头工作是不是很头疼,我怎么看你都瘦了?”
“哪里工作都不省事,不过也还成吧,这次特意过来是有些事情要找你帮忙。”
这话让艾红梅笑了起来,“你都县里一把手了,还有什么我能帮你的?成,说吧,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哪那么严重,也不算多大的事,你帮我联系下几个老知青们,组织他们去县里头上夜校。”
作者有话要说:
3
周末愉快,今天早点写完,晚上看剧
第78章订婚
长缨坚信一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公社小学势必要恢复教学工作。
而想要经济发展,不止需要动员农民,更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工人。
从长远角度来看,本地人的教育提升上来,更能够稳定将来的发展。
不过这需要大把的时间。
这是得两手抓,本地教育从公社小学开始慢慢来,而新工人的栽培则是从知青抓起。
这是最合适的做法。
知青最起码有小学学历,个别条件好的还是高中毕业,去夜校学习时接受的更快一些。
沂县今年还要接收一批知青,这些新知青们长缨基本上有了安排,但还不够,还需要几个老知青镇得住场子。
老知青自然是找自己信得过的来,要不是没那么多时间,长缨就一个个去谈了。
不过也不要紧,这事交给艾红梅来办也一样。
“红红,虽然拉起山头做生意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能聚在这里,一起插队当知青也是缘分,说句咱们都明白的道理,咱们彼此是各自的社会资源,将来指不定谁就发达了得靠他帮个忙,团结咱们的同志是当下要做的一件事。”
艾红梅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更清楚其实这事交给她来办,某种意义上也是长缨在给她铺路。
毕竟换任何一个人都能做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