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通政治 ...(1/2)
丞相死了,死在了他入朝为政的第五十年,死在了朕的手里。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朕,再也没有人敢在朝堂一片冷漠的时候出言,再也没有人所谓的三朝老臣对朕指手画脚。
可是朕并不开心,甚至接下来的几日,朕只觉得索然无味。
阿骨也不怎么和朕说话了,从小院子出来之后阿骨越见冷漠。就好像朕的世界不再只有阿骨一个人,阿骨的世界也不再仅仅只有朕。他开始学会夜不归宿,哪怕朕发动宫中所有的人手,都无法找到他。
阿骨一向擅长捉迷藏,他也总是最后胜利的那个。
就在这桃花未开寒梅未谢的二月,驻疆十年的镇北军,在大胜匈奴之后,班师回朝。
昔日一统九国的太o祖尚在时,便立下了十年一征荒北漠的规矩。这样的规矩在景朝五百年的时间里从未动摇过,每十年便是一次征程,间隔十年再起长征。就这样断断续续,景朝的疆域越来越大,国人的步足越走越远。
很小的时候,朕曾经见过前镇北大将军。那是一个抬着头都看不见话的声音如在耳撞钟,洪壮响亮。那时母后还在,父皇也仍康健,朕也还不是狸猫,而是太子。
那日他身着玄甲,在大殿之上磕头行礼。他的声音很沉稳,说此去经年不知能否再见陛下,愿陛下福寿天齐,寰宇之内海晏河清。
那个男人是朕记忆中另一个难以忘怀的背影,那玄甲黑风,骑着高大的马匹,像是腾翔于天空的黑龙,领着乌压压的云整齐划一而去。雪白的翎在风中摇晃,兵甲相撞的声音在耳畔回荡,荡气回肠。
那时,朕便知道总有那么一日,朕还能看见他们,看见那威严的军队,看见那气势宏大的士兵们,看见这个国度唯一不同的,不灭的希望。
可如今世事变迁,他们归行与否,又与朕又有什么关系呢?
走进大殿的男人穿着黑色的甲胄,在这个臣子零散的大殿之中撞出了乒乓的回音。只是他的并不是记忆里那个个子高大声音洪壮粗大的男人,比起那个男人,这个人显得更加年轻,消瘦,以及难以捉摸。
他一步一步的走进,心底的颤栗一点一点加深。明明对方只是慢慢的走上前,明明对方的年纪还不如这里最年轻的大臣,可他身上有着别人没有的东西,一种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不想要接触的东西。
他最后停在了水台前,撩起玄甲嘭的一声跪在了汉白玉上。然后双手张开,画圆行全礼:“臣,参见陛下。”男人的声音也很好听,沉沉的像是空笙低沉深渊,却又满腹的温柔,“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背挺得笔直,哪怕是下跪这样卑微的姿态,都显得傲骨铮铮。和那些弯成了虾仁,瑟瑟发抖甚至声音都在打颤的大臣截然不同:“臣,不辱先辈使命,远征北漠协北方诸国觐见陛下……”
他好像还说呢什么,只是那都不是重点:“降书?”这个东西朕有兴趣啊,传说之中亡国之兆嘛,快拿上来看看啊。好让朕知道这书信该如何写,这样自己的那一封写起来就不会言语匮乏无力,显得朕文采不好了。
“是。”将军跪在下面,分毫未动。
这就有点儿不识趣了啊,看着毫无察觉只是跪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男人:“公公?”
“将军大人……”公公不愧是这个宫殿目前除却阿骨最了解朕的人,他轻咳了一声,“可需要杂家把降书奉于陛下?”
然后那男人直起身子,眼神炯炯的看着朕。距离太远,看不清他的眼睛,可是就在他抬头的那一瞬间,朕忽然想起了初见的阿骨……
憎恨,厌恶,抵触,排斥,嫌弃,冷漠还有……
悲悯。
“回陛下,”将军跪的和别人格外不同,“诸国未写降书……”
“大胆!”公公打断了将军的话,不知是不是朕的错觉,公公好像在发抖。他说话的原因与其说是是为了替朕出气,倒不如说是因为太过惧怕,所以想要提前结束这场见面,让他提前远离朕与他。
这就很有意思了啊,除却第一日他见到阿骨,从未见过公公恐惧如此。除却对着阿骨的时候,也没见过他如此想要朕远离一个人。公公此时异常的反应,比让朕亲眼见一见降书怎么写,来得更有意思呢。
将军果然是个好人,一回来就让朕有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做。
“无妨。”将手肘撑在龙椅的侧方,托着下巴去看底下的将军,如果不是这人把公公吓成这样,朕也没心情仔细去观察他。不过如今看来,那个男人好像身上带着伤,而且还是不轻的伤口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