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2)
与他同乘的江司承也同样见识了那番嘴脸,难得开口说道:“手下皆是这般贪得无厌的人,那魏和朝就算坐上了帝王,也稳不住江山吧。”
“稳不稳得住是另话了,若是为百姓好,老天爷当真就别让这人登基才是,否则终究是百姓遭罪。”
与钟岐云共事也算长久了,江司承确实不常听见钟岐云谈论政事的,纵使钟岐云与谢问渊走得近。
江司承瞧着说出这话的钟岐云,不由得想起在慎度拉哈海盗老巢那一夜他忽而想问钟岐云若是谢问渊与魏和朝有一样的企图,他当如何。但终究话到嘴边他又咽下了,终究这些只是钟岐云自己的事,他无权过问,更何况,就他所知的谢问渊,能在这要命关头顾及水灾百姓的人,自是与魏和朝不一样的。
再开口时,他便与钟岐云商量起北上进城之事,“这一条官道是入京的必经之路,钟东家,若是咱们在此路前行,必定会遇上魏和朝的兵士。”
钟岐云点头:“确实,不过在这夜里大路不足偏寻小路,若是令那些兵士发现,只怕真就走不了了。”
江司承亦是这个意思,“对,此刻小路必然走不得,不过,有一事我需得提醒钟东家,
方才那闵大人提及的名唤罗桓的领军将军,正是当年在朝中检举我父亲江震叛逃之人。”
第一次听得江司承提及自己家中事,钟岐云微微一震,虽说未去私下探查,但亦从那一次谢问渊态度中瞧出这人身份必不简单,又从他这一身大概猜到这人家中应当是与谢家有些渊源的,与谢家相熟,又得谢问渊难得的一分信任,想来可能与军中有关。
不过他却没有想到他是江震之子。江震,钟岐云是知道的,谢成麾下的将军,多年前东南镇压海寇身死,亦有传言他其实是带着东洋女人叛逃。
江司承能将此告诉他,便是真的将他当做朋友看待。想到此,钟岐云说道:“江兄能予钟某,钟某感激。”
江司承摇了摇头:“我这些事算不得甚么秘密,谢大人必然是一清二楚,钟兄基于尊重从未去问询,还让握随船出入,当是我谢你才是。”江司承说了这些,便不再多谈这些酸话,只说道:“父亲那事,在母亲过身后,江某离家查了十数年,说来至今也未查明,说不得真如传言那般是个叛逃之人,我亦不会在此为他开脱,亦不会因这事刻意抹黑旁人,不过,罗桓此人确是一个心胸狭窄又睚眦必报的人,我若此路若是遇上他,必定会被查探一番,我与父亲长得颇为相似,他必定认得我,若他瞧我不得,就怕生出别的事。如此,江某独自一人令寻路走才行。”
钟岐云闻言蹙眉,想了想又道:“可若你另寻旁路,万一被这些军士发现,那只怕他会借题发挥,说你形迹可疑找你寻事。”
江司承闻言笑了笑:“这一点钟东家倒不必忧心,我行走江湖多年,本事还是有些的,必定躲过此人赶去与你汇合。”
“那江兄不如带几人一同离开。”
江司承摇头:“这倒不必,人越多越是不好躲藏。”
钟岐云想了想,终是点头:“那江兄万事小心。”
“自然。”
江司承离开又过了半个时辰,钟岐云一行果真在路上遇到了行进的骑兵。
远远的他就令商队走到路旁规规矩矩地让行。
就算如此,也确合了江司承所说,罗桓
确实让身边兵士搜查了一番。
钟岐云倒也没有隐瞒身份,只说押货北上,亦拿出了与京兆城北面铜川府一聂姓商户的的合约。
罗桓见着官府认证的合约未曾作假,便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个近年闻名天下的钟家老板,将合约还给钟岐云时,嗤笑道:“钟老板真是大忙人呢,前些时日尚且听说忙着运货救灾,这才几日啊,就又赶到了北边城邦,就真应了那乘风驿的名儿,像乘了风一样飞了过来。”
钟岐云闻声摇头苦道:“这亦没有办法,钟某没曾想竟有这般事故,船队人手实在不足,只能亲自送货了。”
那罗桓哼笑一声,待其他兵士来报无可疑之处后,他踏马而上,冲马下的钟岐云说道:“就不知哪天钟老板能不能代我送些东西给燕州的家人了,让罗某感受下乘风的感觉。”
钟岐云连忙道:“自然自然,罗将军的事,钟家船队必定随叫随到。”
这般,罗桓才笑着领军离开。
待五千兵士走远,见这罗将军不得的张盛打趣道:“钟哥,到时咱们真的要让这将军随叫随到啊?”
钟岐云眯眼笑道:“那是自然,只要这罗将军的钱到了,咱们钟家自是随叫随到的。”
这话一出,商队的人难得的都笑了开。
一人高声道:“张盛这话可说岔了,咱们东家哪能对这罗将军随叫随到啊,能让他随叫随到的只有未来的老板娘不是?”
只以为钟岐云与谢尚书令是至交好友的、有些利益纠葛的人也笑道:“老王这就不严谨了,咱们东家对谢大人不也是随叫随到吗?”
另一个常跟在钟岐云身边的船工也笑着说道:“是了是了,不过以后啊,等咱们船队、商队、乘风驿遍布国中后,必定是只有老板娘了。”
见这些话题跑偏,钟岐云就连忙正了面色,说道:“行了,说笑下就得了咱们赶紧赶路,务必在天亮前赶到京兆。”
“得嘞!”
作者有话要说:久等了,谢谢大家没有放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