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2)
“”
“谢问渊?你们说的可是谢将军的长子、当今大晸朝刑部尚书?”少有的,一路上话最少的江司承竟开口问了句。
张枕风闻言,有些稀奇地望向江司承,点头:“是了,你认识他?”
江司承应声,并不多言,只说了句:“见过。”
这话,钟岐云却是不信的,要单单只是见过,像是这样不关注朝堂之事的江湖人,又怎会知道如此清楚?如今谢问渊走到这般地步,并未靠着谢家一分一毫,百姓谈及谢问渊,便是年少有为、公正廉明的刑部尚书,鲜少与谢家共谈,便也少有百姓人知晓谢问渊便是大将军谢成的长子。
这江司承看着并不单单只是见过这样简单,只怕还有别的渊源。
但是这些旁人不欲多说的私事,他也不便去问,只装作不知,“我见江兄已拿了包袱,想必是准备马上起身了,如今已到詹城国地界,不知江兄是准备去何处?”
“勒弖城。”
“那倒不算远。”钟岐云望了眼江司承,又问道:“就不知江兄是去办些什么?今后还会不会回大晸。”
江司承略微沉吟,便回道:“船队几时返航?”
“南风来之时,无论这边是何情境,我都会领队回去。”钟岐云并未说具体时间,只道:“若是江兄想要一同回去,便赶在南风前到城中寻我们。”
江司承拱手向钟岐云谢道:“那江某在此先谢过钟老板了。”
“不必,这一路上,江少侠帮了我不少,倒是我该谢你才对。”
虚话两人也不再多说,待人离开后,那边詹城商贾回来,钟岐云才下令将船驶入暂停区域。
十二艘船的货物量巨大,除去钟岐云带来的五船丝绸,其余均装载了张枕风送来的大件家具、木质雕塑、屏风等千金万重的货品。
几个詹城商贾待船停靠好了,便有手下长工赶了马车来,浩浩荡荡远远看去实在壮观。
货物既已安全送达,剩下的便不是张枕风的事儿了,这人玩乐成性,在船上憋了这么些日子,早就受不住,待拿回詹城商贾手上他签下的契约,他便想要
邀着钟岐云一道去城中玩乐。
“岐云兄可能不知道,这僧伽城有两件物什有名,其一便是这海贸,其二嘛,就是他那哈维了。”
“哈维?”
“也就是类似我大晸朝的‘青楼’。”
“张公子的美意我暂且收下,但是这‘哈维’钟某人便不去了。”钟岐云睨了眼张枕风,“这边还有五船丝绸我得赶快处理,今年的南风兴许会来得早些,我得早做准备。”
说罢,他便向那几个商贾走去,询问了些僧伽城之事。
詹城国深受慎度文化影响,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等级森严,这僧伽城便是按照等级分做了皇族、贵族、平民、奴隶四层。
钟岐云的丝绸自然是想要送进皇族、贵族内城的。
而为了维持皇族、贵族的权力和稳定,僧伽城有令言:非阶层者不得入,除非手持使臣文牒。
钟岐云自然进不去。
不过,那几个商贾本就凭借财富入贵族阶级,想要让钟岐云带着货品进去自然是轻而易举,但是商人自是从不会那般助人为乐。
磋商半日,钟岐云这一路上也算是帮了他们良多,更甚还与张家熟识,那几人也没怎么刁难,只说这次自是免费帮忙,若是下次钟岐云还会来此,那便收取净利一分。
当然,那几人未曾想到,钟岐云也未曾估量到,五艘大船的丝绸竟卖出了那般天价。
原以为张枕风随口说的十倍只是一个胡乱做出的估量,但哪知,当薄如蝉翼的丝绸出现在僧伽内城街头时,全城哗然。
当第一件成衣以百两黄金成交时,饶是自诩见多识广的钟岐云也不由瞠目结舌。钟岐云两眼放光,什么叫做僧多粥少,什么叫做信息不对等,这个时代真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次,钟岐云并未采取茂江行销的方式,而是命人亲自将货品一件件卖出。茂江始终是大晸地界,他存在长期合作打算,势必不能结怨,所有才以那样的方式结交朱老板一行,促进生意往来,但对于詹城,他从未存有继续合作的意愿。
如今不过是因为大晸还未有这样的令法规制,所以他才这般容易出入,待日后朝中反应过来时,他想出来,便不会这般容易。
如今自然是能挣
则挣。钟岐云收银两自然是毫不手软。
五艘大船的丝绸,钟岐云挣得钵满盆盈,没人想到,这一遭最大的赢家便是钟岐云。
不过六千两纹银成本的丝绸,辗转两月,便涨了近二十五倍,这其中甚至没有算上僧伽城贵族换取衣物时用的价值不知几许的精美玉石、珠宝。
怪不得史上前人千里迢迢都要将丝绸送往古代欧洲,钟岐云细想也就那么惊诧了,哪怕是信息高度流通、交通便利的现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商家也能从中赚得许多,更别说是信息交通样样闭塞的古时了。
四艘大船的成衣,不过十日便售卖一空,剩余一船的丝绸布匹,钟岐云想了想,便都以五倍的差价卖给了那几个已然眼红的詹城商贾。
二月末,东北风已然停下,钟岐云算着日子,看着近几日的风向,只怕今年的南风要来的早些。他得抓好时机回大晸才是。
更何况,丝绸的出现已经让不少人盯住了他,钟岐云深知树大招风,虽有那几个商贾暂且顶着,但终究不能长时拖延下去。
而且,钟岐云心头始终有些许不安,便是因为海上最后一日没再跟上的海寇不知去向。
钟岐云不信这些亡命徒跟了那么多日就会这么放弃了,必定藏着伺机而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明天继续。我渴望大家多多给我评论,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