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立碑(1/2)
贺兰粼闻此微微烦躁,找个地方坐下,淡呷了口冷茶。
他很无奈,将申姜揽过来,灼灼的目光别有嗔意地剐她,“你怎么又和董昭昭吵架了?”
申姜见他这模样,便知他又要向着董昭昭,也知董昭昭不会轻易跟她善罢甘休,便窃窃道,“陛下,是你那皇妹先招惹我的,我只不过是还嘴一句,你要罚我我不服。”
贺兰粼不快地说,“谁说要罚你了?罚你,你又甩几天的脸色给我看,碰也不叫碰,谁受得了?”
申姜大怔,脸上蓦然红晕涌起。他平日都是一副端方的君子模样,不苟言笑,谁料他会忽然面不改色地说出这般话来?只得捂住他的嘴巴,低声道了句,“还有人在呢,你胡说什么……”
瞟向江无舟,江无舟早已很知趣地退了出去。
贺兰粼转而在她捂着他嘴的细腻手心里深吻了下,弄得她手心痒痒的。他带着点调笑之意,“难道不是?”
申姜双目微瞠,这气氛怪怪的。她被他拉着,坐在他膝上,怔怔瞧着他嘴角那点点笑,对她只有不胜的调戏之意,却没有责怪之意。
这般略微有点不正经的他,令她格外不知所措。她干巴巴地张了张唇,很艰难地吐出几个字,“你赶紧叫董昭昭进来吧,我和她当面对质,”
贺兰粼自顾自地说,“着什么急。”俯身在她朦胧水光的唇瓣上吮了两口,意犹未尽,仿佛这空闲时间他真的是用来休息的,拿她来排解朝政上的疲乏。
殿外董昭昭的哭声越来越大,很是凄惨。申姜暗暗思忖自己那一巴掌打得不轻,董昭昭那细嫩得跟小羊羔似的脸蛋一定是肿,一会儿她得死不承认才好,免得董昭昭那亲哥董无邪又要记恨于她。
过了一会儿,江无舟匆匆忙忙地来禀告,说董侯看见妹妹独自一人跪着,也随她跪在一起,求见陛下。
一听董无邪果真也去给董昭昭撑腰了,申姜莫名心慌。
贺兰粼却犹自不疾不徐,“愿跪便叫跪着,朕唤他是来议事的,不是和董昭昭一块无理取闹的。”
无理取闹?
申姜右眼皮跳了一下,敏觉地捕捉到了贺兰粼话中的字眼。
他仿佛存心晾着董昭昭,好挫一挫她的娇气,就连董无邪求情都不管用。
申姜犹豫了一下,问,“你怎么忽然向着……嗯,不理会董昭昭了?”
她本想说“你怎么忽然向着我了”,随即想到贺兰粼晾着董昭昭可能并不是因为她的缘故,可能他单纯想给董家一点下马威,自己莫要自作多情,才临时改了口。
贺兰粼却已看透她的意思,轻嗤了下,“也是为了你,也是为了其他的,但大部分为了你。”
申姜浅懵。他今日已经第二次这般柔和地对她说情话了。
贺兰粼见她这般痴痴的样子,只觉得甚是可爱。她怎么不晓得,人心都是歪着长的,他一直都是偏向她的。方才他和她说话的语气冲了些,此刻说几句轻快的话,逗她一笑,也好叫她别那么恨自己。
不过,这董家,确实该挫一挫锐气。
且不说董昭昭任性妄为在建林城中横行的事,光凭董无邪藏心眼,意图私自篡改史书,已是令他心头十分不快。
他其实清楚地晓得,董无邪帮着妹妹董昭昭逼婚路不病,不过是在排挤路不病。
路不病如今空有第一侯的名声,却因双腿残废,大权都在董无邪的手中。董无邪逼迫路不病尚公主,也是因为历朝历代的驸马都无实权,他想以此进一步架空路不病。
贺兰粼对路董二人暗中的勾心斗角佯装不知,一碗水端平,既是顾念着从前的兄弟情分,也是不想刚登基就杀功臣。
但他对董家并非毫无芥蒂。
这般意思,得让董无邪知道。
他希望董无邪能自己明白过来,拎清身份。
贺兰粼心肠硬下来,回到正殿中又与群臣议事良久,闻得董昭昭的哭声渐小,才发话叫他兄妹二人进来。
董昭昭一瘸一拐的,已经在寒风中冻得说不出话来了,半边面颊上更是红肿不堪。董无邪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贺兰粼睨了他二人一眼,一边翻阅着奏折一边道,“为何叫你二人在外面呆着,想明白了?”
董昭昭又开始细细地啜涕起来。
董无邪替她答道,“回陛下,昭昭不该……”
贺兰粼凉凉道,“让她自己说。”
董无邪立即住口。董昭昭哭得发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臣……臣妹不该到勤政殿前来闹。”
贺兰粼漠然嗯了一声。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她,“你方才说朕不惩罚申姜,就在外面长跪不起,是在威胁朕吗?”
董无邪眉心一紧,又想替妹妹申辩,碍于贺兰粼的威严,给生生憋了回去。
董昭昭也有些害怕了,“臣妹不敢,臣妹不敢!臣妹绝无此意,求皇兄宽恕!”
贺兰粼依旧不置可否。
董无邪再也忍不住,叩首道,“陛下,念在昭昭年岁尚轻,口无遮拦,并无冒犯之意,求陛下宽恕她这一次吧……”
贺兰粼打断道,“董无邪,你编写史书有误,朕罚你俸禄三个月,关门禁足一个月,静思己过,且不准再碰史书之事,你可心服?”
董无邪面色一白,方才和群臣议事时,陛下虽也斥责了他私改史料一事,却并未有什么实质的惩罚。此刻忽然降罪,定是因为昭昭太不懂事,惹了陛下生气,牵连于他……董无邪对自己这胡闹的妹妹多了几分责怪。
他不知道申姜方才来过,否则还要记恨申姜。
董无邪只得遵命。
“微臣领旨。”
兄妹两人在皇宫闹得个铩羽而归,董无邪心中埋怨董昭昭,出宫的一路上也不理会她,也不和她说话。
申姜见贺兰粼三言两语便打发了董氏兄妹,惊叹佩服,从屏风后面挪了出来。
她沉吟了片刻,哑着嗓子对贺兰粼道,“谢谢陛下。”
他幽幽问,“谢我做什么?”
申姜嗫嚅说,“你帮我罚了董昭昭,出了我一口恶气。还帮我把阿耶的史书改过来了,我……感激你。”
这么多时日以来,她还是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激他,觉得他仿佛没那么不堪,还不错。
贺兰粼淡淡微笑了下。
他柔声对她说,“阿姜,去换一件衣服,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申姜略略愕然,“哪里?”
他颇有些神秘地道,“出宫。”
半晌申姜换好了衣服,却不是女子穿的罗裙,而是一身灰扑扑的男人装束。贺兰粼帮她卸下珠环,简单地将她的长发挽成了一个髻,用一支朴素的木簪别住。
申姜虽不知贺兰粼要做什么,但能出宫总不是什么坏事。她自从上次与贺兰粼生了隔阂后,根本就不奢望能再次出宫了,却不想今日贺兰粼又主动提出来。
有贺兰粼的引领,出宫之路自然畅通无阻。申姜浑有种腾云驾雾直接从皇宫飞出去的感觉,不禁要感慨——自己觉得难如登天的事,对贺兰粼来说只如家常便饭那么简单,说出宫就出了。
他见她这般惴惴的模样,玩笑道,“你若是肯给我做皇后,以后你便也有如此权利,想出宫便出宫。”
真假难辨。
申姜疑道,“你不阻拦?”
他不屑,“前朝的事已叫我无暇分-身,谁会约束你这个。”
申姜偷偷吐舌,假的,当然是假的。到时候她若是敢远走高飞,他照样会把她给追回来,嘴上说不管,其实还是管的。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条件,那便是做他的皇后,正正经经地嫁了他才行。
知他又在用些条件来诱惑她,申姜便不接他的话茬儿。
两人一路出了皇宫,到了宫外,贺兰粼与她手挽手,并肩而行,很像是一对并肩出游的少年夫妻。
此时正逢冬季,虽万物肃杀,草木凋零,却没有夏日那般燥热黏腻之感。两人独行在建林城外的古道上,空气清新,久行之下浑身发热,倒也不觉得寒冷了。
申姜又问,“你到底要带我去哪里啊?”
贺兰粼卖关子,仍然不肯说。申姜猜不出来,他总不会是带她去赏荒野景色的吧?亦或者大发慈悲带她去探望住在建林城中的李温直?可这路线却也不像。
他领她接着又走了一阵,前方草木渐密,植了许多一年四季都不枯荣的松柏,环境也显得清幽肃穆起来。
那是一条小小的甬道,被人以崭新的砖石铺就,直通往一座白色石碑。申姜这才明白,他这是要带她去凭吊什么人。
待看清了碑上所刻之文字,申姜不由得怔忡了。
她神情复杂,缓了半晌才慨然说,“你……竟单独为我父亲立了碑。”
贺兰粼点了下头,道,“你父亲刘嵇,本来就是追随先帝的忠臣。我在登基之前就已看过史料,这些事焉能不知?你担心我受董无邪蒙蔽,却是担心多余了。”顿一顿,语意恳然地说,“阿姜,我只盼着还你父清白名声,也还你清白名声。你若愿意嫁我,必得是风风光光的。”
申姜见周围砖石整洁如新,鲜花遍地,显然是贺兰粼命人刚刚修葺的。他从前做过许多讨好她的事,她都拒绝甚至反感,唯独这件事,打心底里暖人。
于贺兰粼来说,今日带申姜前来,却又有另一层含义。他要娶人家的女儿,怎么都得告知人家父亲一声。
今日带申姜来此拜祭,乃是顺理应当。
当下三杯水酒奉于墓前,两人共同拜祭刘嵇。
申姜眼圈隐隐红红的,她着实没想到贺兰粼会如此有心。从前她与他针锋相对,这几日来渐渐磨合,他仿佛变得越来越能令人接受了。
两人在碑前停滞良久,回去的时候,申姜再次谢了贺兰粼。她甚至还破天荒地关怀了一句,“你的眼睛好了吗?”
贺兰粼听她关怀,忽地一阵动容,“嗯,好了。”
他将她的手牵住,抿了抿唇,祈求道,“阿姜,我知道从前我做过许多惹你伤心的事,如今你想要什么,我都为你做到,弥补从前的过错。你也给我一次机会,不要将我拒之千里之外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