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4)
杨晚月摇摇头,正好杨小云和司机端着两个大盆进来,杨晚月忙招呼大家:“不说了,大家快过来吃饭吧,待会儿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这会儿都快一点了,大家肚子早就空了,闻言赶忙围在桌边坐好。
桌子上除了两大盆的面条,桌上还放着四五个调料小碗,除了蒜水和油辣椒,还有干炒的青椒,碾碎的芝麻,还有一小盘拌黄瓜。
几人对视一眼,现在日子都困难,他们在城里也不是顿顿都能吃上白面的,更别说乡下,日子肯定不好过。
这一桌子一看就是费了心思的。
第55章
过了凉白开的红薯面条爽滑筋道,配上蒜水辣椒油等调味料后,味道着实不错。
王长风只尝了一口,就对杨晚月竖起大拇指,跟旁边只顾低头吃面条的李厂长开玩笑道:“咱干脆让小杨去食堂上班算了,这面条味道真绝了!”
李厂长擦擦额头上的汗,笑道:“你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杨晚月也笑:“慢慢吃,吃完还有,我擀的多,灶房里还有没下锅的呢。”
听他们又说起工厂,便问道:“对了,我还不知道咱厂位置在哪呢?”要是远的话,她恐怕还真得重新考虑一下,毕竟她还有老太太要照顾。
王长风解释道:“不远,就在你们县里,西郊新建的七分厂,赶明你去报道就能看着了,地方还是挺大的。”
说着他示意坐在左侧的司机:“喏,这是小刘,刘志刚同志,也是厂里的司机,以后你们就是一个部门的同事了。”
小刘把脑袋从碗里抬起来,对着杨晚月咧嘴笑了下。
杨晚月点点头,在心里琢磨着,她所在的丰顺县是省城江阳市的下辖县,丰顺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等到开放后,就会并入省城,成为丰顺开发区,所以国棉大厂的第七分厂会选址在这里也不算意外。
她又问了一些改天去报道的事情,就没再说话了。
旁边放下碗的黄正安急了,他刚才听了半天,没听到一句关于招工的话题,干脆直接问道:“新厂建成肯定得招工吧,对工人有啥要求啊?”
旁边杨小云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她现在已经有了工作,也许工厂招工能让杨小刚去试试。
王科长笑了,知道黄正安着急,也不卖关子,说道:“第一条最低得是初中毕业生。”
说道这里他又不确定的问杨晚月:“小杨同志是初中毕业的吧?”
见杨晚月点头,他松了口气,其实不是也没关系,毕竟会开车也属于技术工,而且李厂长在,总能给她一份工作的,但走后门说出去总归是不好听。
杨小云和黄正安都有些失望。
现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生可能在县里不难找,但在公社,上到初中毕业的还真不多。
黄正安还想再争取一下:“小学毕业不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