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3/4)
一曲末了,乔氏才知道姜窈来了。
她嗔怪地道:“你这孩子,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等久了吧?”
姜窈摇摇头,“我也刚来。能有幸听到您的琴音,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舍得打断您?”
乔氏不觉笑了起来,命人上了点心,带着姜窈去了暖阁。
昨日京城下了第一场雪,正是冷的时候,但烧着地龙的暖阁里却温暖如春。
姜窈脱去了大氅,与乔氏相对而坐。
乔氏问起她今日的事可否顺利,姜窈一一答了。
乔氏与陶氏并不熟稔,但好好的一个贵女,却是那般命运,总归是叫人唏嘘不已。
她宽慰了姜窈好一会儿,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般,随口问道:“听说今日慎之陪你去给令慈下葬了?”
姜窈点点头,“是,左都御史说是替外祖送先母。”
姜窈颇为坦诚,反正刚才裴珏确实是这样说的。
“夫人,”既然说起了外祖,姜窈便将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问了出来,“我外祖一家,到底是犯了何罪?”
在姜家时,没有任何人在她面前提起过。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也并不值得讳莫如深,乔氏便也没瞒着她,她叹着气道:“此事与先帝朝废太子有关,你外祖与先帝朝废太子是莫逆之交。据说十几年前,他作了一首诗缅怀已逝的废太子,那首诗不知被何人呈到了当今陛下案前,陛下以为那诗不仅是在缅怀废太子,更是在暗讽他不如废太子,便将你外祖下狱。后来陛下命人搜捡陶家,搜出了不少你外祖从前与废太子过从甚密的证据,陛下怒极,便把你外祖罢官免爵、阖家流放了。”
姜窈不懂朝政,但却觉得此事太过荒唐了,即便她外祖与先帝朝废太子有旧,罢官免爵倒也罢了,竟然还流放了?
且这些处置,依凭的不过是一首诗和从前有旧的证据。
她没见过外祖、舅舅们,但天然的血缘关系,让她替他们打起了抱不平。
姜窈的情绪变化都被乔氏看在眼里,她道:“窈窈,我知你心里不好受,但此事已过去十几年了,多想无益,兴许有朝一日陛下会想起此事,赦免你外祖他们呢?咱们人活一世,总归还是要向前看的。”
姜窈把眼泪憋了回去,“您说得是。”
“好孩子,咱们不想这些了,”乔氏拍了拍她的手,转而说起其他事来,“过两日妙观寺的梅花也该开了,踏雪寻梅,颇有意境,你与阿玥随我一道去吧。”
姜窈心绪不佳,勉强挤出了个笑容来,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乔氏:“不过有一事,我要先知会你。这次去妙观寺,我还邀了太常寺王少卿家的大娘子同行。”
乔氏的话点到即止,姜窈已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怕同行的不只是那位少卿的大娘子,还有少卿家的某位郎君吧。
她真没想到乔氏速度如此快,这才多久,就替她寻了个可相看的人。
姜窈有心想多问两句,没等她开口,裴华玥就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