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3/4)
赵雨笙闻言不禁给王桂灵鼓掌。
王桂灵能说出这样一句看起来平常无奇的话,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她只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普通妇女,从小到大所有人告诉她的都是要孝顺,要守妇道,要听男人的话,要伺候好男人。
在她人生的前三十多年中,她大字不识一个,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县城,她能找到的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只有男人,孩子和干活。
以传统的礼教看来,王桂灵的前半生是无可挑剔的,可能她做的最大胆也是最不符合礼教的事情就是送赵雨笙去念书吧。
她的改变是从赵雨笙穿越过来之后开始的,赵雨笙考上大学,让她扬眉吐气,坚定了心里的想法,女孩子上学是对的!
后来,来到京城之后,王桂灵努力的生活,用她的淳朴和勤劳打动了以纪大妈为首的邻居们,同时,这些邻居们的思想也慢慢的改变了王桂灵。
在京城她看多了跟男人一样上班的女人,看见了穿着列宁服的女干部,看见了开公交车的女司机,看到了很多的进步女性,这些人也在一步步影响着她。
直到现在,赵雨笙和宋安懿结婚之后,宋安懿的态度和想法也影响了她,让她明白了,原来在男人眼中,女人也是值得尊重的,宋安懿从来不会将家务理所应当的视作女人的义务,他那一双画图的手,下了班之后会主动地挽起袖子洗碗做饭,洗衣服,他也会给自己和雨笙盛饭,从来不觉得女人天生应当伺候男人。
王桂灵就突然明白了赵雨笙经常说的那句话,只有没有本事的男人才在家里理所应当的使唤女人。
没错,就是这样的,想想在老家的那些男人,他们下地干活回家之后就好像是大功臣一样,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是却忘了女人也跟他们一样下了地干活。
下工之后,女人还要做饭洗衣,但是他们就可以坐在大门底下一起吹牛说话。
有些事情若是意识不到,便没有什么,但是若是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第245章争吵
果然就像是赵雨笙说的那样,张芳杏是个特别聪明的女子,她当时就明白了赵雨笙是在帮自己的忙,所以也没有浪费赵雨笙的苦心。
等到赵雨笙一家离开之后,顾家全虽然生气,但是却也不好直接训斥自己的弟媳妇,而是对弟弟顾家柱道:“看看你们做的好事。”
春凤撇撇嘴,不服气道:“俺也没说错啊,她不就是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呢,实话还不让人说了。”
张芳杏道:“人家愿意咋过就咋过,跟咱有啥关系啊,用得着咱们在这里多嘴。”
顾老太太闻言道:“你看着挺好是吧,改明儿也把你娘接过来是吧?”
张芳杏还没说话,顾家全道:“娘,您这是说的啥话啊,孩子妈可没这个意思。”
顾老太太道:“反正你们城里人没规矩的很,那天我就看到他们家老爷们扶着那个赵医生,丈母娘还赖在女婿家里过日子不像话,我把话撂倒这里,咱们老顾家可不能跟她学。”
说着顾老太太狠狠地瞪了一眼张芳杏,这说的显然就是她。
张芳杏板着脸道:“咱们家咋过日子不说,现在春凤得罪人家了。”
“得罪就得罪呗,我还怕她咋的?”春凤梗着脖子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