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4)
因着下雨,倒不方便抬着宋家老族长跑来跑去了,宋家庄只派了几个人,好声好气的请元绣过去。
“您老好啊”元绣看起来依旧客气。
宋家上下却没人敢小瞧她了,这两天的热闹,可不都是她挑起来的。
“姑娘,我便直说了,昨儿那堵河沟的事儿,只是小老儿一人的主意,竟忘了问村里人,今儿大家伙儿就找来了,说我这事儿办的不地道,姑娘您看……要不那河沟,还是给开了吧?”宋家老族长有些气虚。
“哟,您这话我可就听不懂了,昨儿闹得那般声势浩大,半个村子人都来了,竟还有人不知道这回事?”
宋家庄那些个外姓人也红了脸,嘴上却还想抵赖:“咱们真是不知道啊,否则自然得去拦着点儿,咱们两个村儿就是前后村,一家人呢?”
“一家人?咱们可担待不起,这沟说填的是你们,说挖的也是你们,这是打量着我们双井村好欺负呢?昨儿不是立了字据?你们若是想挖,就给我十亩上等田。”元绣看向其他人,“方才你们说不知道这回事儿,我也不是那等顽固不化的人,这十亩田换成中等田倒也可以。”
“姑娘,咱们绝不在变卦了,往后这沟,绝不会再填起来了,就算是天旱了,也绝不填起来,我今儿就当着老宋家祖宗发誓。”老族长颤颤巍巍的抬手,被宋家众人拦下来了,一个个又怒目看向元绣,似乎怨她如此对待老人家。
“可不敢当,这宋家祖宗我们可沾惹不起,我瞧着您还是拿了十亩地出来吧。”元绣冷笑。
“姑娘,您就行行好,叫我们将沟挖了吧,咱们可不是宋家人,那般心思狠毒,想叫人家绝收。”说这软话的确实是昨儿没来的外姓人。
元绣苦笑:“我倒也想,只是毕竟村里都是外来户,很不敢用这河沟里的水,索性堵了算了,否则往后指不定还能闹出什么麻烦事儿来呢!”
“不会不会,宋家老族长都说了,往后哪怕天大旱,也不会再堵河沟了,如今村里人都在这儿,大家都是见证。”
作者有话说:
第四十三章
元绣不说话,思量许久,方才说道,
“罢了,我本也不是缺这些田地的人,倒不是看在宋家人,而是看在你们也不容易的份儿上,暂时不朝宋家提田地这一茬,只是……”
“只是到底该有个保证,本来填上河沟,我们也不想着靠这小河湾,咱们村里另引水灌溉也不是不行的,如今既然说要重新挖通,原先我们费的功夫就算无用功了,所以你们宋家庄上的人,不光得将小河湾重新挖通,还得替我们村里挖渠,将小河湾的水分流以后,直接引到田里。”
“另外,下回天旱了你们再要填上河沟,我也不会如今日这般同你们这样客气了,横竖这字距都签字捺了手印,到时候你们背地里再使些下作手段,这字据我便直接交给官府,请衙门定夺。”
宋家庄人忙不迭点头,挖渠是小事,左不过挖条小沟引水直接浇麦田,一两日功夫便够了,好过将十亩田地赔出去。
至于再填沟的事儿,经此一闹,往后谁再提谁就是傻子,不说宋家人,便是那些外姓人只怕就要生吞了他。
宋家庄截了小河湾的水,这一事暂且揭过,河沟这儿显然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村里那口大塘经了这场大雨,也差不多半满,塘里原本干的见底,没干透的泥巴里嵌着死了不少鱼。
如今塘有水,村里人也计划要重新补鱼苗,否则今年年底想吃上鱼就难了。
元绣庄子里也有个鱼塘,因着连着的溪是从大青山顶化雪后淌下来的水,所以哪怕小河湾干了,那溪里的水也不一定会干,所以田庄里那口水塘至今也还满着。
去年谁都没顾上捞鱼,漏了一茬子,今年鱼就肯翻腾,春日里不少鱼都打了籽,这会儿塘里四处都在冒泡,庄上老马割了不少水草养在塘里,这都是做鱼食的。
塘里养的鱼一多,这鱼的个头也就大不到哪里去,毕竟水草就那么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