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3/3)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我是不是很棒
感谢在2022-05-2220:22:35~2022-05-2300:03: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易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7章
清明之后,农民就要忙着下种种地。
可是经过了两年的灾年,加上战乱的影响,农民收成不好,家里的余粮不多。
很多人家就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
郑章连着半个月都在忙这件事,如何能让农民能安稳的种地。
这其实是一个难题。
可若是农民不能固定在土地上种地,一方面会造成粮食危机,粮食数量少,粮食自然贵。
百姓买不起粮食,就只剩下两条路,饿死或者造反。
因而今年的种子能不能种进土里,这是一个关乎全局问题。
可百姓手里没钱买种,那就没有办法撒种。
郑章和郑葳一起想了一个主意,让百姓上报自己的耕地数量,朝廷借给他们种子。
等到秋天收税的时候,就根据春天上报的耕地数量收缴粮食税。
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没有银钱买种子,从根源上解决了未来存在的一系列风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受灾百姓发粮食,不如给百姓发种子。
另一方面结合曾经登记过的数量以及派出基层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对农民家里现有的土地数量进行重新统计,以方便日后的管理。
在政策施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
瞒报土地,或者是夸大土地数量以骗取种子。
能瞒报土地,那一定是家里头地多,压根不指望朝廷发的那点种子过日子。只希望能少上报一些土地,到时候少缴税。
很少会存在瞒报土地的情况,自前朝以来,为了拉拢士族豪绅,一直以来的政策便是,官宦人家无需缴纳粮食税。
但凡是家里田地多的人家,都会有那么个在朝做官的亲戚。实在没有那种亲戚,可以花些钱,挂在官吏名下。
至于花的钱,那肯定要比正常缴税要少。
如此看来其实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中田产越多的人家,偏偏越不用缴税。
而朝廷在计算税额时,就没有把这些不能缴税的算进分担名单里,由普通百姓来负担他们的那一份。
因着不需要缴税,士族豪绅无需隐瞒自己实际的土地数量。
而夸大土地数量骗取种子这种情况不会少见,多是要不劳而获的懒汉,只想眼前的利益,或是吃掉朝廷发的粮种,或是打算把种子给卖掉。
至于等到秋后收税怎么办,能这么做的人,那都是村里的懒汉癞子,只顾着现在能吃得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