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4)
晏桑枝先给麦芽他们都盛了一碗,加了些许糖的粥,又甜又软和,吃完一碗感觉麻木的手脚都好上不少。
一共熬了两大锅,她给找个板车给搬出去。阿春如今性子都爽利不少,沿街大喊送粥了,惹得还在猫冬的众人都打开门,忙探头问,“阿栀,你们这是做什么?”
“送什么粥,下大雪粮食也难买,还是留着自个儿吃为好,不要给我们。”
“对啊,费那个劲做什么。”
晏桑枝等大家说完才开口,“各位叔婶,不是我假大方,如今这天你们也晓得,这般冷。今年生冻疮,风寒的也不少,之前才刚发过热病,要是再生其他病症,只怕今年这身子都养不好。这粥可以散寒,我也不熬多,只熬五天。有想喝的,拿碗过来拿。”
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如今大家在这种对待病症的事情上,早就全权相信晏桑枝,当即也不再说什么,自己回家拿碗。
只是他们也不白拿,住在后巷的白老太太之前头痛吃了药膳好的,如今说了对药膳深信不疑,一个人大雪天拄着拐都要过来拿一篮子鸡蛋换粥。
对门的陈嫂子,一贯算盘成精的,如今也不算这笔银钱了,挑了一筐葵菜送来。还有小河,之前抓的大鱼,没来得及吃给冻上了,也屁颠屁颠跑来,如今他阿爷的病症也好上不少,至少这样冷的天气他也只咳几声。
一排拿东西换粥的,都是受过晏桑枝恩惠的人,很多年以前,她曾这样跟着爹娘去救灾去发放汤药,那些村民没东西给,自己有什么给什么,连一双做的布鞋都舍不得穿送来。
如今她也在自己身上见到了。
发完粥后,那些面色明显难看的都被她给留了下来,给开了药再回去。
发完粥后,晏桑枝又搬出来不少米,让曹木工和阿春陪她去一趟安置所。
如今那里已经没有官兵在把守了,好像之前所有曾经留在这里的印记,全都没有一般。
里面的众人在外头廊下烤火,有的待在屋子里。他们都是很勤快的人,赚一点银钱就贴补到安置所里,买柴买米烧饭用,精打细算。
对自己却不是很关心。他们说,松镇既然没有了,那他们只有安置所的同乡了,要他们日子过得好点。
他们很多人都还记得晏桑枝,她一来坐也不坐,把位置腾出来让她坐下来,再把烤的芋头挖出来要给她吃。
晏桑枝知道他们的心好,也没有拒绝,直接撕开灰溜溜的外皮,一咬一大口,这种芋头很差,大概是哪家农户不要的,涩口又难吃。
但她全部都给吃完了,整条舌头都有点麻,把撕开的皮拽在手里,笑着说:“芋头有小毒,吃一个两个不要紧,当饭吃是不行的。
知晓大家如今日子才起来,我前些日子也买了不少粮食。吃不了那么多,搬了一些过来,大雪天的总要把自己的身子给养好。官府只能给你们找活计糊口,其他东西都要买,总不能连饭都吃不饱。”
大家相互看看,都不说话了。其实他们也都害怕熬不过这个冬,那可能很久以后也没有人再记得有松镇了。
虽然江淮很好,但他们这几百人,更怀念自己那个破旧的家。虽然那里也没有挂念的人。
所以大家并没有拒绝她的好意,有的也不愿意说话,心里明白,垂着头默默流泪。
晏桑枝把一大袋天门冬和茯苓磨成的粉递给领头的男人,而后道:“之前吃过的,接着吃,每天吃上一点,至少寒气都不会近身来,到时候不够让人到东城巷来拿。别管钱不钱的,至少把这个冬给熬出头,明年,”
她顿了一会儿,“明年兴许有回去的时候。光景会比今年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