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4/4)
都是一起进学校的,她一来就申请免修不说,现在他们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甚至有些人还没有适应,结果这人竟然就要去毕业班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大学最后一学期了,也就是说,等这学期过完,她岂不是就可以毕业了!
此刻大家心里都产生了一个想法,她真的是来上大学的不是来走过场的吗?
要苏葵说,她还真是来走过场拿文凭的。大学从前就读过,完全没有必要再完整读一遍,尽快参加工作才是她的需求,学生的身份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好在她现在也算半个工作人了。李先河为她挂了一个实习的岗位,让她担任临时翻译。
又因为她曾经在与法国的文化交流中有过重大贡献,这次才能够让她出席由□□,外交部和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文化引进交流会。
萨拉是以学作品在大陆和港城的翻译引进这件事的名义来的,当然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他们随行的人带来了目前国内的文学作品统筹报告,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
并非她偏向这个流派,而是明白了这边的需求。
——这次的文学作品引进,大陆不是重点,重点是港城。
当初在宣传部的会议上提出过,港城在美港基金会的支持下,旗下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反大陆文学,更是不断翻译他们本国的文学作品,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思想。
苏葵当初提过可以和他们打擂台,一边引进大陆的文学作品,一边举办各种活动鼓励本土创作,一边也将其他国家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书籍翻译过去。
这场会议巴尔并不在,苏葵就坐在萨拉的旁边。
“这是目前所有适合翻译的书籍,我想你们应该已经有了结果。”会议资料他们已经整理成多份发到每位领导的手里。
他们也的确是准备充足,国内的版权都已经商议好,只要这边确定,就可以拿到这本书的翻译权。
萨拉表示了交流的友好,甚至有些书籍考虑到大陆没有,她还带来了样书。
几位领导没有看过这些书,但自然有专人来选择。
苏葵就在这个专人的行列。以李先河为主,秦教授等几位法语专业的教授为辅,加上她这个对法国文学知之甚深的唯一一个学生,在这场会议召开之前,对这批书籍进行了一轮评估。
第一批能够作为宣传阵线的书籍,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好是能够具有一定名气的作家,个人风格突出。最重要的是,能够传递出深刻的主题思想。
不管是明显的还是潜移默化的。
他们一共选择了八本书,还为此做了一篇长长的读书报告给领导。其中就有两本是埃德蒙和老弗洛朗这两个熟人的。
萨拉看着这边给出的结果没有任何意见,一只是提到:“这几部小说的篇幅并不短,翻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