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2/4)
“您的创作是具有领航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苏葵对这样一位领航者的评价十分高,甚至说出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它足以匹配诺奖。”
巴尔在苏葵这里受到了震撼。
“我想他一定是被你震撼到了。”这会儿萨拉就带着夸张的语气,“苏,我发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露出这样的神情,他竟然说想要留在华国,这还是那个固执又恋家的老巴尔先生吗?这简直令人不敢相信!”
本来他是打算开了讲座就离开的,现在竟然说要留在这里,还主动提出要在京大与法语专业的几位教授交流。
要知道,他从前眼里只有自己的创作,可是非常不愿意与任何写作现实主义的人打交道的。
不只是巴尔,他们也没有想到那天的讲座会是这样一个发展。
“苏,我想你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评论家。”
没有谁能够拒绝真诚的夸奖,哪怕是巴尔也不例外。
何况他不仅收获了真心的夸奖与莫大的认可,还在华国这里得到了对新小说最大的接受度。
“我或许不是什么优秀的评论家,但巴尔先生曾经一定是个优秀的教授。”苏葵脸上带着笑意,“当然,他更是一名优秀的编者。”
不怪苏葵笑了,实在是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帮手”。
他们这段时间正在编写教材,法语专业的教授答应苏葵,等到这一册文学史编写完,就同意她跳级。
巴尔得知此事,竟对苏葵说道:“或许我可以帮忙。”
他曾经在巴黎大学任教,对于本国文学史的研究还有谁比他更了解吗?
于是,苏葵为自己拉到了一个最强的wài • guà。不仅是编写教材最好的顾问指导,还请他为当代文学史部分作一则序言。
看到苏葵十分推崇信任的目光,巴尔不知道想了什么,竟真的同意了,还将自己的手稿送给了她,见苏葵珍而重之,他承诺等他回去,可以将自己的小说手稿送一份给她。
诺奖大佬的手稿!
哪怕苏葵说太珍贵不能收,巴尔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这些手稿的确是他的心血,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获得诺奖了,但即便真有那么一天,他也愿意让这份手稿待在欣赏它的人手中。
于是,苏葵继几位作协作家后,又收到了这份重量级的手稿,成为她将来展览出的珍品之一。
来华国短短一段时间,这位固执地不爱与人接触的老人就好像与眼前这位年轻的少女成了关系良好的“朋友”。
大概是唯一一位与他文学创作不同却还能与他交流的朋友了。
这样的变化连萨拉也是一阵惊叹。
然而接下来听说苏葵想要参加跳级考试,还是从一年级直接跳到毕业班的事情,她就不是惊叹,而是惊愕了。
这么多门语言,能够自学参与免修不说,现在还想要直接跳毕业班,这样的人才天赋,就是她也不能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