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3/4)
他很好地概括了这个女儿的心态,不愿意学外语,却又堵着一口气,要在这个领域也做出成就,让他看到自己比他优秀。
苏葵看得也很清楚,却只是安静地听着。
李先河忽然说道:“她前几天忽然跟我说她想去中文系那边听课——”
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看着苏葵丝毫没有惊讶的样子,李先河就是一笑:“苏葵同志,这应该与你有关吧?”
能让这个女儿出现改变的,大概只有苏葵一个。
“李主任,我可没有那么神通广大。”苏葵笑了笑,简单说了这两回的事,然后说道:“李玉华同学的改变或许与我有关,但最终一定也是因为她自身想要改变。”
要是自己想不通,任谁说破了嘴皮也没用。
李先河知道她这是好意,不让自己感谢她,但这份好意他是记在心里了。
临走前,苏葵还说了一句:“有时候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或许您可以尝试一下。”
李先河沉默着点了点头。
解决了翻译这件事,苏葵在学习外,就还有最后一件事。
十一月十七日,是港城几位作家离开的日子。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023:56:07~2022-04-2123:57: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7356573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以孔孝文为首,新马港城几位作家、爱国人士今天早上将从京城火车站出发,回到港城继续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一大早,不仅是苏葵来了,华国作协的成员也都到了。
大家从前很多都是熟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交流更是再进一步,纷纷握手告别,约定联系,共同为文学事业,为爱国事业出力。
孔孝文也跟苏葵握手道:“苏葵同志,非常感谢你这段时间为我们提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几人听了这话都附和点头,满是笑意地看着苏葵。
他们之所以这么高兴,正是因为在他们离开之前,上级领导经过数次商议,终于确定了建立作家基金会一事。哪怕目前才刚刚起步,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了。
“孔社长,您太客气了,这本来就是我的分内之事,实在当不得您的感谢。”苏葵说道,“其实我就是动动嘴而已,真正出力做事的却是大家,要说感谢也应该感谢大家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