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2/4)
而现在有这样一个“天才”,仅仅凭着对作品的解读,就能分析推断出他们正在努力的方向,甚至是没有察觉的方向,这是多么可怕的天赋!
关键是,她说的还是正确的!
如果能够提前得知这些,他们会得到多少启发,少走多少弯路?
也难怪埃德蒙会发出那样的惊叹,甚至现在他更愿意和苏葵交流自己的作品了。
看着两人在文学这个话题上相谈甚欢,阿诺德无奈地耸耸肩。
好吧,现在他亲爱的朋友也变成了和埃德蒙教授一样的“文学魔王”,而这恰恰是他最害怕的领域。
好不容易他们交谈完毕,原本应该是苏葵带着他们参观京城,埃德蒙却不愿意出门。他刚才听了苏葵的一些想法,对他有很多启发,他必须把这些想法记下来,甚至他或许对下一篇作品有了想法。
另外几人同样不愿意出门,他们告诉苏葵,他们带了一些研究工作来,参观的事可以等到庆典当天。
于是最后只有阿诺德和和苏葵一起出门。
“很感谢你,我的朋友,只有你愿意陪着我——”阿诺德看着那随时随地都能陷入工作中的几人,顿时心生感叹。
他真挚道:“苏,告诉我,你以后不会变成埃德蒙教授那样对不对?”
眼里最重要的是研究,是文学,和他们在一起,会让他从心里感到压力。而现在苏的身上,已经有了和他老师一样的气质。
“我想我应该是个爱护朋友的人?”苏葵开玩笑道,“阿诺德,我一定会理解你不愿意面对老师的心情。”
“是的,我认为我应该感谢你——”感谢你没有让我面临朋友变老师的惨剧。
阿诺德兴致勃勃地想要拍摄京城的景致,尤其是苏葵为他介绍了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阿诺德非常感兴趣,打算把它们全部拍下来。
此时的京城,离庆典开始还有五天。
首都各处已经是红旗招展,人声沸腾,东西长安街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为迎接庆典的到来,全国各地的民众都在欢欣鼓舞。
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京城火车站、华侨大厦……这一批工程自1958年8月批准建立,集结了全国各地所有专家和劳动者的力量,短短一年时间就已经竣工,屹立在京城为祖国十周年献礼,也成为时代的见证。
阿诺德不断发出惊叹声,尤其是听说眼前这个精美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仅仅用时十个月建成,他更是惊呼:“这是奇迹!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苏葵笑道:“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一个全国上下一条心的奇迹。
“我保证!”他激动道,“我保证所有见过它的人都会为此感到惊叹!”
一路上,他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甚至兴致勃勃地教苏葵使用他的相机。
苏葵当然是仅仅尝试“一会儿”就学会了,让阿诺德对她又直呼天才,甚至苏葵还担任了他的摄影师,为他在每个建筑留下了合影。
“苏,这里是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