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2/4)
吃饭的间隙,江梨没来由的想起昨晚贺严冬说的以后要在城里买房的事。
虽说就现在他们的经济状况来看,这话听起来确实很不靠谱,但一想到几十年后那高攀不起的房价,江梨又觉得现在好像也还可以拼一拼。
有句话是怎么说得来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吃完饭,江梨端着空盘子和碗径直往伙房走去,一路上心里都在琢磨着,能穿到这个年代也挺不容易的,要是只买一套房,好像有点亏,再怎么着也得买个十套八套吧。
碗筷洗刷完,江梨回到屋里,开始脚踏实地琢磨赚钱的事。
按照前几天徐雯雯的说法,补习班的前期准备工作交给徐斌来办,应该是万无一失的,其它的还好说,她现在比较迫切需要的还是印刷厂。
昨天在地里捡麦穗的时候,她脑子其实也没闲着,一直都在琢磨这英语补习班到底该以何种方式经营下去。
最后,功夫不负有人,还真让她给想到了。
暑假是两个月的时间,江梨打算分成两期招生,第一期是基础班,第二期是拔高班,可以只报一期,也可以连报两期。
当然为了刺激招生,连报两期在学费上肯定会有一定的优惠。
同时,开学后如无意外情况,这个补习班也会继续开办下去,至于学费就要由暑假时候的按月收取,变成按天收取了,当然直接包月的话,也是会有优惠的。
江梨打算麦假结束前就把英语补习班的讲义给写好,然后做一个小册子,大概放一个试读——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这个实力去办这个补习班。
至于后面肯定还要写一个《招生简章》之类的东西,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目标,教学安排,开班计划以及上课时间,当然最不能忽略的还是收费标准。
毕竟在这个年代,不管是谁,赚点儿钱都挺不容易的。
等徐斌找好印刷厂,就可以拿去批量印刷,然后在校园里分发传阅了。
打算好这一切,江梨感觉半套房已经在路上了。
——
贺严冬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出去了,一直到午饭过后才匆匆回来,一进屋张嘴就问江梨的脚怎么样了。
江梨无奈一笑,只好平平稳稳的原地给他走了个来回,这才算罢。
得知她脚真的没事了,贺严冬又着急忙慌得往外走,下午还得去帮公社的其它几户割麦子呢。
结果人刚风风火火走到院门口,一拍脑门又回来了。
原来是徐斌把电话打到队部了,指明要找江梨江老师,刚好他那时候去队部开拖拉机,帮老书记家拉麦子,顺便就给接了。
江梨一听是徐斌打来的电话,就知道肯定是补习班的事情准备得差不多了。
果然,徐斌在电话里说他找熟人联系上了莲城大学,学校里刚好有一批淘汰下来的长条凳,可以最低价处理给他们。而且校内的印刷处也可以承接他们印讲义的活儿,只是临近暑假,学校里面本身的印刷任务就比较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