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4)
杨老听出了这姑娘的潜台词,脸上的笑容加深。
不兴主动挑事,可如果对方挑衅到他们头上了,那就得打脸回去了。
“其实我在想啊,你当时既然解开了新梅森猜想,为什么一鼓作气解开周氏猜想呢,毕竟都是同一领域的。”杨老问。
苏一无奈笑了:“杨老,数学猜想可不是普通的数学题,我当时能解开新梅森猜想也是机缘巧合,在那之后我就备战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然后又有其他的事情缠身,也没想过再去解周氏猜想。”
他倒是忘了,这个小姑娘可是身兼数职呢。
要是在专一的领域发展多好啊,不过即便如此,她的成就也是不少人都无法比得上的。
张渊教授得过两天才来数研所,苏一打电话和他说了这个事。
随后又上网调查了一下关于羽生之原解出周氏猜想的消息,只是和她想得不太一样,并不是羽生之原dú • lì解出的,而是他们大学的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关于周氏猜想,团队合作解出来,只是羽生之原作为论文的答辩人。
而一些媒体杂志报道时又用了些夸张的描述,所以在不知情的人听来就是羽生之原解开周氏猜想。
虽然能解出周氏猜想的厉害不能否认,但是dú • lì解开和团队合作的性质全完全不同。
正如她当初团队合作解开庞加莱猜想和她dú • lì解开新梅森猜想,最大的区别就是发表在sci期刊的论文作者,一个是她的名字,而一个全是团队的名字。
荣誉自然也就有高低之分了。
羽生之原……
她勾了勾唇角,看来又能和老对手见面了。
因为算是r国发起的数学交流活动,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苏一依旧是该干嘛就干嘛,每天的生活都十分地充实。
在苏一提交证据给国际消费者协会,并且起诉外国那家材料公司的同时,新型的防护材料样本也同样已经邮寄到了国内,苏一亲自监督检测,确保了材料物有所值之后,直接下了订单。
很快就到了月底。
参加交流会的人员名单也都确定好了,不过这一次并没有张渊教授,因为他忙着其他的事情,反而杨老亲自出动了。
六十好几的老人反倒是比年轻人的胜负欲还强一些,说是老小孩儿也不为过。
苏一坐在飞机上看书的时候,坐她旁边的研究员叫彭海今年都三十二了,然而在数研所也算年轻的了,博士毕业,今年年初刚结婚。
“小师妹,你这是在看什么书呢?”彭海好奇地问。
数研所的人都习惯地叫苏一“小师妹”,因为她是数研所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有一些关系好的会笑着喊她“一姐”。
“一本和编程有关的书,比较偏门,不过讲的挺有意思。”苏一笑着说,“正好飞机上有些无聊,就随便看看打发下时间。”
彭海既佩服又羡慕,忍不住问:“小师妹,能不能问问你是怎么平衡时间的?既研究数学又研究计算机编程,甚至还开公司,做实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