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形势突变(2/4)
因为海禁、所以走私,因为走私、只得和官府勾结,于是经年累月之后,形成了这样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不贪当不了官的局面。
现在只是因为梅可甲影响了他们一点利益,不算大的挑战。
实际上,在嘉靖年间,皇帝派了一个官员去打击走私,很快浙江各地的官员开始上疏告状,说此人怎么怎么违法。
浙江的根还是在这个地方。
乾清宫里,
太子一番诛心之语,给张成摊派了这样的差事。
本来嘛,皇帝太子说的话,给的任务,轻轻松松就推脱掉了,那圣旨的力度在哪里?
而之后,
朱厚照又紧接着说:「父皇,此次浙江桉中的官员如何处置,举措已经议定了。那么涉及到的商人呢?」
商人?
商人这个词,在乾清宫被提起的不多。
从太子嘴巴里说出来的更少。
「太子可否说的仔细些?」
「儿臣意思,如果查出这些涉桉的官员与商人的关系匪浅,那么这些商人,总也逃脱不掉一个乱政之罪吧?」
张成听了这话心中一抖,
如果这样,此去浙江他是必死无疑啊!
「殿下!微臣以为浙江之桉,已属重大,若是再牵连下去,那必将血流成河,东南又是财税重地,万不容有失啊殿下!」
朱厚照给他叫得脑瓜仁疼,
「大宗伯,你怎么忽然急了。朝廷处置几个贪官,你们说不利朝政,好,本宫顾了你们说的这个大局,重划了斩首线。怎么?现在处置几个不法商人,难道就能让东南有失吗?!」
弘治皇帝也觉得奇怪,「张爱卿,可是有什么缘由?若有,说出来与太子知晓。」
张成哪里说得出来,
又或者那些话应也不能说。
于是便只能原地打转,讲道:「陛下,微臣只是觉得不宜掀起大桉,杀伐太甚,易起激变啊!」
「三位阁老以为呢?」
刘健一听就明白,太子是寻求支持来了。
而且太子知道,内阁会支持他。
因为商人,不重要。
「启禀殿下。」刘健心思透彻,马上回道:「微臣以为既然朝廷命官有不法事已依律惩处,那么商人自然也没有法外容情之理。若是查出这其中有商人乱政的实情,自然是该一并惩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