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2/3)
这一茬过去,大家就赶紧开饭了。
在楼上吃不好,都是啃干粮。
吴老师是个朴素节约的人,唐晚吟也没好意思大手大脚下馆子。
好在只是一天而已,回来吃也是一样的。
大桌子小桌子各一张。
大桌子五个人,三个男人,孟宇祁、何云平,熊杰松,两个女人,唐晚吟、孔秋露。
小桌子也是五个人,孟玉英陪着吴老师,跟三个孩子一起吃。
因为她们俩都是刚做完手术,需要休养,跟着孩子吃清淡少盐的菜式,同时要多点儿瘦肉,补充蛋白质。
而大桌上的人大多都是干活的,得量大管饱。
没人计较这个,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唐晚吟看着就有点儿感慨。
她还记得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她带着三个孩子,眼前一抹黑地来到这个几近荒废的院子。
院子里的草都有一人多高。
割了还长,只能先拔掉,再用火烧。
后来又翻了几遍,孟宇祁慢慢给铺上了水泥,做了小路出来,也种上了果树。
现在家里常住人口都有八个人了,加上孔秋露跟熊杰松,那就是十个人。
院子里整整齐齐,屋子里热热闹闹,真是再好不过了。
第307章又到一年推举上学
八月初的一天,聂源终于把手续办好了给送过来。
“办好了,吴老师是咱们村的正式老师了,工资待遇县里出一半,每个月给十二块钱,村里按工分算。”
吴老师闻言很是激动:“我又能上课了?”
聂源也是个搞笑的。
还没听出来,反倒有点儿愧疚:“就是咱们村里孩子少,班少,孩子们还得帮家里干农活,所以一天只能上半天课,吴老师您看这……”
唐晚吟就笑道:“半天好啊,符合咱村的实际情况。”
也符合吴老师的身体条件。
吴老师跟聂源彼此都很愧疚,一个觉得我身体只能上半天,对不住村里。
一个觉得我这只能让孩子们来半天,有点儿不配合教学工作。
谁也不知道彼此都其实都希望只上半天。
吴老师当天晚上就开始准备教案了。
她说:“我以前教的都是中学生,多少有点儿基础了,孩子们也大了,现在教小学可不是就简单了,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
村里人知道村里来了个正式老师也很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